“小苹果”缘何能成“大文章”

2016-10-17 15:45:51|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张琳瑞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第一届世界苹果大会暨第九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第五届中国•陕西(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圆满闭幕。由海外网品牌频道组织的来自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缅甸、埃及、匈牙利、泰国、香港等几十家海外华文媒体深入苹果基地进行了进行海外媒体采风行活动,探访陕西的 “小苹果”缘何做成“大文章”。

  让苹果走出陕西,面向海外,凭借着“洛川苹果”这一具有地理标识的中国陕西农特产品品牌,让陕西的小苹果真正发挥出大能量,以畅销世界五大洲80多个国界和地区的业绩,并以110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和世界1/7的市场占有率为姿态,势必成为苹果生产的巨人,随着第一届苹果大会在陕西的召开,以及第九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在洛川的顺利召开,全世界的眼球被陕西的红苹果给牢牢吸引住,这不仅使人要问,小小的苹果竟然也能成“大文章”、“大气候”、“大影响”?

  据了解,这些年的陕西作为一个中国西部的农业大省,新中国从土地承包后大大受益中走出的农民,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春风,在陕西省政府、农业局、省果业局的带领下,陕西结合自身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壤肥沃的地理优势,量身定制了以发展苹果为主,猕猴桃,葡萄、樱桃、梨等鲜杂果为补充的果业生产格局。定制发展计划,联合西北农业科技大学优种育苗,给农民种下“摇钱树”。随着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粮食持续的丰产高收,必将促使农业的不断转型,原本单一的粮食生产逐步变成丰富多彩的经济作物的天堂。在陕西,更多的以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的工程迅速兴起,以及大批走下基层的领导干部,农业科技工作者,才使得陕西的小苹果快速发展,从而去撬动世界经济的脉搏!

  果业发展受制于地理环境限制居多,市场难以把控,陕西果业的发展一度到达瓶颈,为了破解农村发展的难题、困局,陕西农业厅及省果业局用一边授技能一边育新种,一边集资金一边抓落实的革新精神,保证了陕西苹果的色泽美艳、营养丰富、风味浓郁、绿色安全的优良品质,为谋市场秀出地方品牌蓝图,让正确的引导坚实了发展的基础。就像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载泡桐一样,只有适合本土的作物,就一定能发展壮大,小苹果不也如此?

  有句俗语“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正是有洛川苹果的大力发展,也让苹果这个产业深深扎根陕西,除了有代表性的延安宝塔山、洛川、铜川等地的山地苹果,宝鸡果业也紧跟苹果主产的大步伐,做大做强西府果业特色,据宝鸡市果业蔬菜管理局局长张锐平介绍宝鸡素有“中国矮砧苹果之乡”、“ 世界猕猴桃原产地”的美称,宝鸡地区也有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聪明勤劳的宝鸡果业人经过无数艰辛探索,成功栽培并建成了渭北原区优质苹果、秦岭北麓优质猕猴桃和城郊时令鲜杂果三大产业带。

  千阳、凤翔、扶风苹果主产带的逐步建成,也推出一大批当地的苹果产业领头企业。凤翔县被誉为中国矮化苹果之乡。当地宣传部长蒲仪民介绍"凤翔有三宝--西凤酒,东湖柳,姑娘手",因为当地高品质的SOD蜜苹果,现在人们戏称"凤翔有四宝--西凤酒,东湖柳,凤翔苹果,姑娘的手"。凤翔农业局局长李晓民带领海外华文媒体走进参观了曹儒的苹果基地,曹儒作为矮化苹果第一人,他的基地引进了很多国内外的先进的苹果种植技术,其中的SOD苹果是曹儒老师研发的有一新品,这种苹果含有丰富SOD成分,让苹果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更高。媒体一行到扶风,经县宣传部部长刘新龙介绍扶风县也致力于苹果走出去,打造了自己的苹果品牌“法门圣果 口福心福”。扶风县副县长曹宏涛和农业局局长董军峰带领媒体一行参观了“红果冷库”和秦龙果业专业合作社,参观了以新红锋果业、海升果业等现代农业园区为代表的范园区。扶风果品已远销欧盟、中亚、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十三五期间,宝鸡果业将继续以苹果为重点,眉县猕猴桃产业为辅助,瞄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发展定位,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果业转型升级,把宝鸡建成全国矮砧苹果集约高效栽培示范区和绿色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基地。预计到2020年产值达到130亿元,果农人均果业收入超过12000元。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千阳,在海升集团徐涛的介绍下,观摩了海升自根砧苹果苗木繁育圃、海升苹果示范园、海升苹果加工物流园等。千阳发展的矮砧苹果的经验和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千阳模式更是苹果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典范。本地生产的米奇啦苹果被外交部礼宾司选为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9.3阅兵“和平果”。正是在陕西有许许多多的苹果党员支部,才成就了苹果的大气候,愿陕西的小苹果能八方借力,打造世界苹果产业“航母”基地。

  陕西终将做到让 世界苹果看中国,中国苹果看陕西。(供稿单位 海外网 编辑 王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