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型多元化扶贫主体助力陕西精准脱贫

2017-07-14 13:36:17|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李妍|责编:董健雄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杨舒曼):7月13日上午,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陕西精准脱贫蓝皮书》、《中国西北蓝皮书》新闻发布会在西安举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简称“陕西省社科院”)新闻发言人、副院长白宽犁,陕西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王建康,陕西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罗丞出席,并给出加快推进陕西省精准扶贫脱贫的对策建议。

  建立精准扶贫脱贫动态管理机制

  一是在陕西全省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的工作基础上,完善省、市、乡(镇)、村、户5个层级精准扶贫脱贫人口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管理贫困人口信息,及时、准确掌握贫困人口数量、贫困程度、脱贫需求、帮扶措施,针对因灾、因病、因学、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等不同致贫原因,实行分类扶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定期进行全面核查和信息更新,将新增贫困人口或返贫人口及时纳入精准帮扶,使已脱贫的扶贫对象及时退出,实现贫困人口科学化、动态化分类管理。

  二是尽快启用省级精准扶贫脱贫大数据共享平台,推进省、市、乡(镇)各级政府对精准扶贫脱贫信息的共享、共用,通过对扶贫部门、金融机构、行业部门、扶贫对象、帮扶单位间的数据进行共享,精准分配扶贫资源,实现精准扶贫“滴灌”到村、到户、到人。

  三是完善精准扶贫脱贫实时监督机制,通过大数据共享平台对扶贫资金、扶贫项目、扶贫责任、措施落实、驻村干部等进行实时监督,进一步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工作力度,严防扶贫领域腐败现象发生。拓宽监督渠道、建立常态化、多元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和各级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引入第三方监督机构机制,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脱贫政策执行的监督。

  打造精准扶贫脱贫长效机制

  一是推动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稳定增收。针对贫困地区大多数特色优势农产品处于原料初级加工或直销阶段,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等问题,鼓励贫困地区从当地优势资源出发,加快推进产业开发、一二三产业融合,从标准化种植、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等全产业链角度推进产业脱贫。

  二是探索建立贫困户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参与机制,支持贫困户参与当地精准扶贫脱贫规划编制、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扶贫项目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鼓励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等全产业链服务,提高贫困户的参与度。

  三是强化利益共享机制。探索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增收的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模式,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盘活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要素,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形成精准扶贫脱贫的内生产力。在陕西全省持续推广产业扶贫股权投资试点,推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投入企业试点,将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给贫困户,并利用企业资源分批次对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帮扶。

  培育新型多元化扶贫主体

  一是坚持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社会力量的作用,广泛调动各方面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构建市场、政府、社会协同共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形成扶贫合力。

  二是鼓励民营企业发挥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优势参与精准扶贫脱贫,在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制定出台对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综合优惠政策,营造激励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脱贫的政策环境。

  三是引导社会组织在精准扶贫脱贫过程中发挥专业优势、尤其是在文化教育、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科技支持、职业技能培训、养老服务、贫困群体关爱救助、社区防灾减灾等领域发挥多样化服务优势,支持社会组织积极参加政府扶贫服务项目。

  四是强化精准扶贫脱贫资源整合,建立多元扶贫主体参与扶贫的联动机制和信息交流分享机制,避免扶贫资源投入的分散、重叠、遗漏等问题出现,确保资源供给与扶贫需求无缝对接。加强对具有帮扶能力和帮扶意愿的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动员宣传,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精准扶贫脱贫工作。

  强化精准扶贫脱贫人才支持

  一是强化专业人才扶贫队伍建设。针对精准扶贫脱贫的任务和目标实施“精准扶贫脱贫人才支持计划”,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培训、实用技术、社会救助等领域集聚专业技术人才,大力推进人才扶贫、智力扶贫。大力开展精准扶贫脱贫干部能力提升培训,以精准扶贫脱贫政策、农村基层党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集体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等为重点,集中举办“第一书记”、扶贫干部等的培训班,全面提升扶贫干部队伍能力素质。

  二是加强人才技能培训,拓宽脱贫致富渠道。结合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和贫困户劳动力培训需求,采用现场指导和远程教育的形式,定期举办精准扶贫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班,加强农民就业创业、农技推广、种养一体化、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切实提升贫困群众的劳动技能水平,提高其自我发展、自我创业能力。

  三是从宏观政策上对精准扶贫脱贫人才保障进行顶层规划设计,尽快出台人才的引进、激励、评价等保障措施,在职称评定、工资定级、津贴标准等方面予以政策性倾斜,创新基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强化资金保障,引导各类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补齐脱贫攻坚的“人才短板”。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