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检验检疫局出台18条措施优化外贸营商环境

2017-08-07 15:52:33|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李妍|责编:董健雄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消息:陕西检验检疫局就解决检验检疫、通关流程繁琐等突出问题,以深化检验检疫改革为突破口,出台18条措施。

  优化审批流程 深化“多证合一”和多项联办改革

  推进业务下放和行政事项审批改革。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动植物产品生产企业登记备案、进境动植物产品检疫审批、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强制性认证产品免办等业务的受理和初审工作下放给分支机构。

  深化“多证合一”和多项联办改革。推进报检企业、原产地证书申领企业备案“两证合一”,依托原产地证书申领企业备案平台实现报检企业备案无纸化。积极推动自贸区实施的“多证合一”和多项联办改革在陕西全省范围推行。

  优化审批流程。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提供一站式服务,使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事项实现在线咨询、网上办理、进度查询和结果公开。推进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免办证明无纸化,压缩审批时限。

  简化申报环节。全面实施检验检疫无纸化报检,推进检验检疫全流程无纸化,免去报检人员往返递送资料、受理人员审核纸质资料的过程,简化报检环节,减少通关流程。

  加强流程时限管理。定期测算检验检疫放行时间,压缩货物通关时间三分之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做好查验人员的安排和调配,提高抽、采样工作效率,减少因人力资源不足所造成的等候或积压现象。

  改革检验监管模式 深化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

  深化施检模式改革。推进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建设,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压缩减少口岸工作事项,推动快速验放后续监管等查验机制创新。

  改进重点商品监管模式。对进口葡萄酒等食品试行“快检快放”“边检边放”“空检陆放”;对出口食品、农产品实施分类管理;出口植物提取物(用途为食用)报检不再提供《危险货物分类鉴定书》;对出口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涉及进口危险化学品及包装的A类企业实施差别化管理。

  深化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扩大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范围,在进口工业品、出口食品及企业备案等采信第三方检验、认证结果的基础上,继续扩大采信产品范围,探索葡萄酒等进口商品采信第三方检验结果。

  提高检验检测效能。加强检验检疫实验室建设,再造检测流程,推进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和效率,对检测时间需要3天以上的压缩1天。

  深化通关模式改革。实施全国检验检疫通关业务一体化,实施“通报通检通放”“出口直放”“进口直通”,进一步扩大“进口直通”范围,减少通关时间。

  推进国检试验区建设。推进“咸阳彩虹光电”大项目+货物封闭堆场+直通放行”、西安港务区、宝鸡综合保税区等国检试验区建设,把口岸“搬到”内地,加大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措施创新的力度。

  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技术性贸易措施相关信息,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主动收集企业的WTO/TBT-SPS特别贸易关注信息并及时上报总局,指导企业有效应对国外技术壁垒。

  帮助企业用足用好优惠原产地政策。创新原产地签证制度,进一步便利企业备案和申领原产地证书。实施依企业申请直接签证、属地备案多点通签、改“注册”为“备案”、全程无纸化等便利化措施。

  畅通投诉渠道。利用投诉电话、网站留言、局长信箱、“12365”热线等渠道接受企业投诉。切实履行首问负责制,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接受企业咨询,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

  推动“三互”大通关建设 支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

  优化“三互”工作机制。加强与口岸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各部门间信息共享共用,参与多部门口岸监管执法互助工作,强化联动协作。深化与海关合作,针对陕西邮、快件业务激增,联合海关实施共同查验,快速放行。

  支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积极配合“单一窗口”标准版上线运行,实现口岸执法服务、跨部门信息共享及与境外信息交换,为企业提供一个门户入网、一次认证登录、一次提交办结的“一站式”通关服务。

  提高口岸放行效率。完善口岸查验放行机制,增强口岸查验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利用口岸查验监管设施资源,实施“一站式”查验,降低开箱查验比例;加强口岸查验监管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推进电子闸口建设和查验环节无纸化作业,取消纸质签章放行模式,提高口岸放行效率。

  加强协作配合。加强与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的协同合作,进一步完善内部协作机制。加强与陕西货物进出口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的沟通和协调,方便企业办理业务,压缩通关时间。(供稿 陕西检验检疫局 编辑 王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