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育厅:发挥科教优势 强化创新引领

2017-08-25 17:47:20|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李妍|责编:董健雄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王偲瑶 摄)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王偲瑶):8月25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建林,陕西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王紫贵,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杨银堂介绍陕西“发挥科教优势 强化创新引领”情况。

  深化校地校企合作 促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建林介绍,陕西省教育厅按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的重大部署,坚持高校科技创新以服务发展为目标,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成果转化为重点,从制约行业、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中凝炼创新方向,组织创新团队,搭建成果转化对接平台,通过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联动融合促进校地校企务实合作,助力地方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催生产业转型新业态、释放经济增长新活力,大幅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能力。

  同时,围绕陕西全省主导产业发展,依托高校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实验室,积极聚合、高效共享各种创新资源,大力推动校校、校企、校所、校地协同创新,加快构建创新链,促进关键技术和产业链条的整体突破,带动和提升相关产业做大做强。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介绍,西北大学与延长石油集团联合成立陕西省首个“四主体一联合”新型校企研发平台“延长西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这正是校企合作的良好示范。

  今年10月11-12日,陕西省教育厅还将在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陕西省首届高校科技成果展和第三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暨校企对接洽谈会,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发和落地。

  深化双创教育改革 培养大批创业创新生力军

  高校是创新创业的主阵地,大学生更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陕西省教育厅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任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围绕“陕西国家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契机,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依托,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全面部署和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一是抓好顶层设计。经过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研究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从省级层面明晰了深化“双创”教育的总体目标、政策措施和路径选择,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系统推进实施。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导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创业就业指导等方面,全方位、全周期推进。目前,93所高校全部制订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支持建设108个“创新创业”试点学院、8个国家级示范校,在19所大学推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入选全国双创示范基地,是西北地区唯一入选高校。

  三是集聚推进合力。为更好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与中国建设银行陕西分行签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战略合作协议,组织高校与一大批企业签订了共建创新创业学院协议,并会同有关行业企业,启动陕西校企创新创业教育服务联盟建设。

  四是广泛开展“双创”大赛。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通过建立校赛、资助、培训、督办、奖励等系列制度,推进高校“双创”大赛广泛、深入开展,带动数十万大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

  大力推进四个“一流”建设 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

  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部署,在对接国家“双一流”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省高校实际,启动实施“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即“四个一流”)创建工作,全面提升陕西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目前,一流专业已向社会公布,一流学科需对接国家“一流”创建情况后适时公布。今年以来,陕西通过“一流”创建:

  ——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全方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行学分制,推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模式,强化科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以高水平科研和产业实践支撑卓越创新人才培养。

  ——在科技创新方面,立足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区域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集中力量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布局一批前沿基础研究项目,产出一流科研成果,培育重大原创成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作出重要贡献。

  ——在人才集聚方面,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端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青年人才,为创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上半年,组织陕西高校代表团首次赴美开展组团招聘高层次人才活动,在纽约、华盛顿和旧金山召开多场专场招聘会,吸引了1200余名高层次人才应聘,现场签约173人,另有436人达成签约意向,活动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目前,我们正在按照省委娄勤俭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筹备组织高校赴欧洲开展引智活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