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区助贫困户走自我“造血”之路

2017-09-05 10:40:56|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王菲|责编:董健雄

  宝鸡市渭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1337户3916人。一年来,渭滨区通过向贫困户提供就业信息找“饭碗”、提供就业岗位送“饭碗”、推出创业项目造“饭碗”等形式,加强贫困户自我“造血”能力。截至目前,全区已有1431名贫困劳动力端起了新“饭碗”。

  渭滨区人社部门利用“开小灶”“吃偏饭”等办法,力求多层次织就一张信息网,缩短贫困户与就业信息之间的距离。目前,渭滨区已经在各镇建立起就业扶贫信息平台,大到每个镇社会公共服务中心的LED电子显示屏,小到村级“就业扶贫”的公告牌,贫困户都能查询到最新的就业扶贫政策和培训、用工信息。

  贾军前今年36岁,家里上有老父母,下有两个学龄前娃娃。这些年,贾军前基本靠打零工、摆水果摊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收入不稳定,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不久前,他在村上的公告牌看到渭滨区一家企业的招工信息,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联系了区人社部门。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区人社部门立即与该企业进行了对接,并带着他到企业进行了实地参观。当看到该工作要从事简单的机械加工时,贾军前生怕自己没有相关技术胜任不了。企业负责人向他承诺“培训七天,包会上岗”,贾军前这才放下心来。

  记者了解到,通过搜集发布企业用工信息、联系工作等方式,目前渭滨区已有135名贫困劳动力由农民工变为产业工人,找到了心仪的“饭碗”。

  近年来,渭滨区不但大力通过公益性岗位送“饭碗”,还由区财政出手,设立了就业脱贫专岗,目前已经安置了291名贫困人员,让他们通过就业尽快脱贫。

  记者从渭滨区人社部门了解到,截至7月初,渭滨区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和就业脱贫专岗新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507人。渭滨区委一名干部说:“如果说公益性岗位向贫困人口倾斜属于‘规定动作’,那么,就业脱贫专岗则属于实实在在的‘自选动作’,仅此一项,区财政每年就要拿出230万元。”

  “去年这时候,家里的日子眼看就要过不下去了,谁能想到,一次培训却能改变我的命运。”日前,在渭滨区党家村中心市场里,丁天娥一边在自己的小店中麻利地调汤下面,一边乐观地告诉记者,“今年年底,我肯定能甩掉贫困户的帽子。”

  丁天娥今年43岁,是石鼓镇高家河村的贫困户。前些年,丈夫在工地上意外离世,孩子又小,家中经济越来越紧张。2016年秋,村里办起免费烹饪培训班,这让丁天娥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她决定跟着厨师好好学门手艺,开家小饭馆。她把学习“主攻点”放在蘸水面上。调汤、和面、扯面……经过专业厨师的指导培训,再加上丁天娥自己的努力,不久,她已经能够做出色香味美的蘸水面了。去年冬季,丁天娥在党家村中心市场租下一个小店面,开始专营蘸水面。如今她的生意越来越好,回头客越来越多。

  贫困户就业难,受技术、资金等条件的制约创业更难。渭滨区大力推进技能培训和创业担保贷款等方式,让贫困户呈现出多样化创业的好势头。渭滨区公开招标确定了13家技能培训机构,重点围绕11个贫困村、未就业贫困劳动力开展烹饪、美容、家政、机械加工、酒店管理等多种专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培训贫困劳动力533人,很多贫困户已经通过技能培训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有的还自己当起了小老板。(记者 王帅 通讯员 孙海涛 张雄)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