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变“景点” “一村美”变“村村美”
来源:西安日报  |  2023-12-18 10:21:55

乡村变“景点” “一村美”变“村村美”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31218100819

  余家村口袋公园。

  12月17 日,走进西安市临潼区油槐街道耿西村,记者看到房屋错落有致、墙壁彩绘充满诗意,随处可见的景观小品既美化了环境,又给村庄增添了文化气息。

  让乡村环境更加美丽宜居

  “没想到村里能发生这么大变化,以前道路破损,路两旁杂草丛生,各家门前杂物堆放,环境卫生也不好,再遇到下雨天村民出行极不方便。”提到从前,村民王水金直摇头。“现在的路又宽又平,从村东头一眼就能望到村西头。小菜园、小花园取代了门前堆放的杂物和垃圾。晚上路灯也亮了,村容村貌改变很大。”王水金说。

  “村里之前没有污水排放系统,雨水和生活污水都排在路面上。”耿西村党支部书记冯小龙说,为从根本上解决村里污水直排问题,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村两委会协商决定,为村里建污水处理站。

  “经过与相关部门沟通,我们争取到了650万元项目资金,新建污水处理站两座,铺设污水管网6600米,14个村民小组,实现了全覆盖。”冯小龙说,污水处理站于今年8月正式投用。

  此外,耿西村通过村组道路硬化、墙体外立面改造、文化墙绘制、建村史馆、修建文化广场以及对村民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刷新了村庄颜值,为村民提供了更加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村美不算美,村村美才是美。在油槐街道余家村的民俗文化广场上,村民们或跳广场舞或聊家常,时不时传出欢乐的笑声。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余家村变美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断提升。

  “为了满足村民需求,我们村新建了520平方米的民俗文化广场,配套了乡村大舞台、添置了健身器材。”余家村党支部书记武科说,村里还利用闲置地打造了21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修建了观景亭。如今,民俗文化广场和口袋公园成了余家村村民以及附近村民的打卡点。

  让村民生活“乐”起来

  余家村结合本村历史文化背景建成了富有特色的村史馆,馆内收藏和展示了村民过去生产生活使用的纺车、锣鼓等老物件,还有小麦和玉米的种子样品。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记录着余家村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也成了余家村的特色打卡点。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油槐街道为余家村申请了70万元的财政衔接资金,用来购买挖掘机、铲车、收割机、运载车等机械,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余元。

  “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的40%用于提升村容村貌,新建、维修、养护村里公共基础设施,工作人员工资发放及救助困难群众;剩余资金的30%当作本金继续扩充壮大村集体经济;其余资金按照村集体经济分配规定,给村民平均分红。”武科介绍,此外,他们还对村容村貌进行提升,打造更多村庄“景点”,让乡村更美丽、更宜居。

  近年来,油槐街道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党建引领为抓手,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进民生项目建设,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集“绿化、亮化、美化、都市化、休闲化”于一体的农村都市花园。截至目前,油槐街道10个村中已经完成了 9 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覆盖率达到了90%。

  “我们今年以槐李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余家村、耿西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促进农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和路域环境。同时,引领村民倡导文明新风,让大家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思想素质也能得到提升。”油槐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任小军说,他们将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相融合,让村庄变“景点”、让村民生活“乐”起来、让乡村振兴道路越来越宽。(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佳 通讯员 罗文艳)

编辑:王菲
“‘云上解码幸福中国’——外媒记者云参访”系列活动之西安国际推介日_fororder_871c824428f68095bda481ffe3c6a9e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