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为媒 西安秦腔剧院上海行掀起“三秦文化热”

2017-11-06 16:18:59|来源:西安晚报|编辑:李妍|责编:董健雄

  

  雍涛(左)与陈思和在图书捐赠仪式上( 孙欢 摄)

  

  演职人员参观中共一大会址  (孙欢 摄)

  伴随着秦腔《易俗社》在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连演两场,长达近十天里,西安秦腔剧院举办的戏曲进校园、文化讲座、展览、专家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密集举行,由此在上海掀起了一股“三秦文化热”。通过积极推介与交流,许多沪上观众特别是青年学子对陕西传统戏曲有了更多了解,这也引发了他们对三秦文化的关注和感悟。

  多场活动 陕西秦腔全方位“走进”上海高校

  以艺术节为契机,却不仅限艺术表演——此次前往上海,西安秦腔剧院除了带去精品剧目《易俗社》与国内外优秀剧作同台竞艺,更把以秦腔为代表的三秦文化,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带入沪上高校。

  10月30日和11月2日,易俗社社长惠敏莉分别在复旦大学和上海戏剧学院做了《百年易俗社的艺术风采》专题讲座。这一由秦腔名角现场讲述秦腔的起源、流派、发展脉络等戏曲知识的讲座,场场观众爆满。

  传统戏曲沁润莘莘学子,同期开展的还有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百年易俗社》文化主题展览。展览以不同历史阶段的大事件为脉络,通过图、文、实物展示将百年易俗社社史与国家命运串联起来,吸引了大量观众纷至沓来。

  11月4日,一场俭朴而隆重的捐赠仪式在复旦大学图书馆举行——当日,西安秦腔剧院向复旦大学图书馆捐赠了六十套《西安秦腔剧本精编》。作为我国目前范围最广、力度最大的剧本搜集整理保护工程,这套丛书收录了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市所辖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五一剧团四大著名秦腔社团上自清末、下至21世纪初百年来曾经上演于舞台的剧目剧本,承载与呈现着古都西安百年的秦腔史。当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教授从西安秦腔剧院董事长兼总经理雍涛手中接过这套剧本精编,连连赞叹“太珍贵了”。

  雍涛表示,此次西安秦腔剧院于上海开展“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正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地方戏曲发展的重要实践。希望通过活动,加强易俗社与上海高校的交流,促进陕西地方戏曲走向全国。

  拥趸众多 实现三秦文化和海派文化“对话”

  观众反响热烈,也引发了学界关注——11月3日于上海市文联举行的“秦腔《易俗社》上海研讨会”和11月4日于复旦大学举行的“《易俗社》学术研讨会”上,文化界专家学者们对易俗社典雅质朴、洒脱精致的演出给予极高评价,他们同时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百年易俗社此次走进上海,用一部大剧讲好“中国故事”,继而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推动了易俗社和沪上大学的相互交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新,也是传统戏曲进校园的一次成功探索。

  著名戏剧评论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戴平认为,《易俗社》以秦腔艺术讲好了秦腔人自己的故事,“这部戏可以说是戏剧界、文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典范——从这部戏,我更了解了易俗社、易俗社历史中一批文化人的坚守,以及他们进行移风易俗、开化明志所做的努力。这部戏非常的真挚,希望秦腔以后多来,为上海的舞台增添具有西北特色的亮丽光彩”。

  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同样为来自大西北的同行点赞。马莉莉感慨,很多时候看戏是看一个故事,但是秦腔《易俗社》让她感到了一种博大而震撼的力量,“把百年剧社和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讲述沧桑风云间,戏曲人强有力的根基与执守信念从何而来,这部剧给我上了很有教育意义的一节课”。

  从三秦大地到浦江两岸,在学者们眼中,此次西安秦腔剧院借由《易俗社》,带来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三秦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对话。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黄暾炜表示,秦腔是当之无愧的三秦大地的名片,根植于西北文化,“所以这次秦腔剧院做得很好——秦腔这个戏,还是需要到全国走一走。秦腔可以和上海文化,和全国不同地域的文化进行‘对话’,这样才会形成一个综合的文化生态”。

  热烈邀请秦腔乃至陕西文化再次走进上海的,不止黄暾炜——在《易俗社》演出当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就特意赶来观看演出,并提起2011年曾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的大型秦腔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连连夸赞西安秦腔剧院两次给艺术节带来好戏,希望今后每年举行一次沪陕艺术交流与学习活动。

  在“《易俗社》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聂伟也向西安秦腔剧院发出“日后常来演”的邀请,“上海和西安之间有太多密切的关系,《易俗社》到上海来演出,我们的剧团也希望到西安去演出,希望我们两地戏曲工作者携手,把沪陕两地的文化交流做起来,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不忘初心 致力戏曲传承保护和发展

  对于来自上海的诚挚邀请,西安秦腔剧院董事长兼总经理雍涛表示,将举全院之力,配合相关文化主管部门,“用我们共同的努力,对接沪陕文化,更矢志不渝践行传统戏曲传统保护和发展”。 11月3日下午,西安秦腔剧院赴沪演职人员还一起走进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感受志士情怀。参观中,大家在一件件珍贵展品前驻足、流连,在一个个历史场景中思索,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感悟。他们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发扬先辈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立足岗位,在秦腔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创先争优,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记者 孙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