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光伏产业 为百姓脱贫插上“充电宝”

2017-12-05 09:55:45|来源:三秦都市报|编辑:李妍|责编:董健雄

  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辖2区1市9县,有8个国定贫困县。7个县区均为吕梁山片区县,其中有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横山。吕梁山片区县有贫困村660个,占全市贫困村总数的71.2%;有贫困人口19.22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83.9%,贫困发生率13.4%,今年全市要实现3.59万人脱贫、170个贫困村出列和定边、横山两县区摘帽。

  面对年度任务,榆林市作为经济领跑陕西全省的城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如何?遇到些什么问题?有什么设想?12月4日,记者跟随“产业脱贫访市长”采访团采访了榆林市副市长马秀岚。

  谈现状 把产业扶贫当成重要任务来抓

  12月4日上午,岁末的陕北寒风凛冽,但在榆林山山峁峁、沟沟岔岔的村落里,涌动着脱贫攻坚的热潮。

  走进佳县王家砭镇窑湾村,原本长满荒草的空地不见了,只见一块块蓝色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照耀下灿烂夺目。光伏发电给这个偏远村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如今,一块块闪亮的光伏发电“蓝板板”成了贫困农民致富的“金罐罐”。用窑湾村贫困户李福记的话说就是,“晒着太阳”就能增加收入了。

  马秀岚说,榆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提出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首要任务。提出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发展区域经济,以脱贫攻坚为抓手,彻底扭转干部作风问题。把产业扶贫当成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谈措施 构建“光伏脱贫利益共同体”模式

  农村扶贫如何进行?贫困农民如何增收?榆林市如何推进贫困县、贫困村农业产业调结构转方式,以“三变”改革“产业发展”“光伏发电”等“产业+”的举措,完善扶贫产业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呢?

  马秀岚说,首先注重“三变”改革,推动示范引领。涌现出榆阳区赵家峁、靖边马纪沟、横山高疙瘩、绥德赵家瓜等“三变”先进模式。按照省上要求,市上抓100个示范点,2018年启动县级1000个村,逐步实现“三变”改革覆盖榆林全市所有村。

  其次注重产业发展,拓展增收渠道。突出吕梁山片区产业发展,巩固红枣作为各县市区首位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山地苹果产业,中药材等特色现代农业,积极实施光伏扶贫项目,在150个贫困村开展光伏扶贫试点,大力推广“能人+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发展模式,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帮扶脱贫,以奖补方式鼓励农民率先脱贫。榆林全市启动了首批152个村级示范电站,总规模3万千瓦左右,覆盖贫困村149个,受益贫困户6710户。按照要求,年底前所有项目全部建成投用。

  马秀岚补充解释,在具体工作中,榆林市通过构建政府、企业、贫困村、贫困户“光伏脱贫利益共同体”模式,把政府、企业、贫困村、贫困户四方利益统一起来,实行光伏电站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结算运营管理。市县乡三级财政出资50%,市级国有企业通过出资剩余的50%项目资金;贫困村,通过集体土地租赁,协调保障建设环境,监督项目顺利实施,形成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贫困户是光伏扶贫最终受益人。

  谈未来 村村实现光伏项目收益全覆盖

  一块块闪亮的“蓝板板”,成贫困户们依赖的“金罐罐”。光伏发电每天发电长达10个小时,一次投入,长期受益,自己用电不掏钱,余电上网还能享受国家补贴,而且夏天隔热降温、冬天防寒保暖,一举多得、一劳永逸,让贫困户脱贫致富路更宽。

  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刚建成并网的窑湾村光伏扶贫电站已累计发电3万度。在阳光的照耀下,依山而建的744块崭新的深蓝色光伏发电板熠熠生辉,光伏逆变器上显示的发电度数也在不断跳跃攀升……寒冬时节,在这片土地贫瘠、劳动力缺乏的吕梁山区,正有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享受着这种“阳光下”的扶贫。

  面对未来,马秀岚说,榆林市下一步将在152个示范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在全市92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选择具备上网和用地条件的行政村全面推广。目前,第一批已经下达了定边县、佳县两个县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共57个,总规模11.7兆瓦,覆盖4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覆盖贫困户数2638户,覆盖贫困人数2638人。此外,结合光伏指标争取情况,适时启动贫困人口占比较大的非贫困村光伏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底,全市村村实现光伏项目收益全覆盖,稳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榆阳、神木、府谷、靖边4个非国定贫困市县区按照中央、陕西省光伏扶贫有关政策和市上下达的实施计划,自行确定运维模式,自行选择投资主体组织实施。

  在采访中记者深切地体会到,在榆林将会有更多这样的光伏电站建成投运,这些建在公共土地上的“致富源”,就似向天空敞开的“聚宝盆”,接收光照,温暖着千家万户。(赵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