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西安年·最中国”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37.08% 西安旅游春节假日接待人数创历史新高

2018-02-22 11:06:21|来源:三秦网|编辑:李妍|责编:李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市委、市政府主办“2018西安中国年新春盛典暨新时代民俗文化年展”系列活动,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西安市春节假日旅游成为全国旅游的热点,旅游人气爆棚,市场秩序良好,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春节假日旅游无重大安全事故,无重大旅游投诉。据驴妈妈网发布《狗年春节出游盘点报告》显示,西安位居十大国内长线旅游目的地城市第四名。

  一、春节假日旅游接待情况

  据统计,春节假日西安市共接待游客1269.49万人次,同比增长66.56%,实现旅游收入103.15亿元,同比增长137.08%。

  二、春节假日旅游市场特点

  今年春节假日,西安市文化旅游活动丰富多彩,天气总体良好,适于探亲、休假、出行,推动了旅游接待迅猛增长。庙会祈福、观灯赏花、探亲访友、聚会休闲、温泉旅游、冰雪旅游、自驾游成为旅游主要形式,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外地游客激增,西安市重点景区接待量持续增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36.77万人次,同比增长37.06%;城墙景区接待14.79万人次,同比增长12.98%;华清宫景区接待18.32万人次,同比增长34.67%;碑林博物馆接待2.87万人次,同比增长45.8%;大唐芙蓉园接待27.59万人次,同比增长15.78%;曲江海洋公园接待游客5.25万人次,同比增长30.56%;秦岭野生动物园接待8.05万人次,同比增长40.15%;大雁塔大慈恩寺接待8.35万人次,同比增长17%。二是“西安年·最中国”活动大放异彩,开放式景区及特色街区年味浓,深受游客追捧。北院门风情街接待108.39万人次;老城根Gpark接待43.7万人次;白鹿仓景区接待126.7万人次;白鹿原影视城接待67.97万人次;永兴坊接待100.9万人次;兴庆公园接待30.44万人次;南门文化礼仪广场接待23万人次;大唐西市接待70万人次;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接待54.8万人次;大唐不夜城“现代唐人街”接待115.4万人次;大唐华清城接待21.59万人次;楼观道文化展示区接待51.56万人次;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接待50.12万人次;汉城湖水利风景区接待119万人次;西安世博园接待33万人次;昆明池景区接待33.55万人次;诗经里小镇接待10.4万人次;茯茶小镇接待48.6万人次;周至水街接待112.88万人次;高陵场畔接待44万人次。三是自驾旅游依然强劲,高铁带动作用明显。全国各地自驾游客齐聚西安,重点旅游景区车场停满外地车辆。乘座高铁游西安已成时尚,西安北站发送旅客65.89万人次,同比120.30%。四是温泉、滑雪、休闲购物场所等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西安汤峪旅游度假区接待28.09万人次;天潭温泉接待2.5万人次;上王温泉接待1.2万人次;蓝田竹林畔滑雪场接待3.45万人次;临潼奥特莱斯接待11.03万人次;砂之船·奥特莱斯接待23万人次;华南城接待5.59万人次;乐华欢乐世界接待2.73万人次。

  三、春节假日旅游主要工作

  (一)市委市府高度重视,组织领导坚强有力。根据《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春节假日旅游工作的通知》(旅办发〔2018〕19号)和《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春节假日旅游工作的通知》精神,西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就做好元旦假日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西安市政府2月7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春节元宵节假日旅游工作,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旅游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市级、区(县)、旅游管理部门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确保了政令畅通、信息互通、协同行动,奠定了假日旅游基础。西安市旅发委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春节假日旅游工作的通知》,并于2月8日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春节假日旅游接待工作。节日期间王永康书记多次实地调研检查,上官吉庆市长现场办公研究“西安年·最中国”相关工作,确保春节假日旅游工作顺利开展。

  (二)精心策划节日活动, 旅游产品极大丰富。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春节假日旅游工作,精心策划了“西安年·最中国—西安中国年新春盛典既新时代民俗文化年展活动”,全市各区县、开发区和市级部门上下联动、协同发力,策划推出了18类180多项活动,实施亮化、美化城市工程,西安春节假日旅游成为全国最丰盛的旅游大餐和最美夜景城市。

  (三)整治市场秩序,强化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针对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和“西安年·最中国”活动,对春节节日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制定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旅游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做好西安年·最中国活动安全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认真做好西安年﹒最中国活动工作进展和安全生产检查一日一报的通知》等,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对曲江新区大唐不夜城“西安年·最中国”主活动场地进行安全检查。各区县、开发区和市级部门切实把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节前,普遍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突出对旅游交通集散地、旅游景区、旅游餐饮场所、旅游客车等游客密集场所和重点环节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针对行业特点,市旅发委要求各旅行社严格执行租用车辆的相关规定,强化导游领队在行程中的提醒责任。指导各A级旅游景区加强安全警示,合理疏导游客,严防拥堵踩踏事件发生。指导各星级饭店全力做好防火、防盗、防食物中毒工作。节期间,市旅发委派人分组赴旅游企业和重点旅游场所,开展旅游安全、市场秩序、环境卫生、商品质量和服务层次等专项检查,现场查纠问题,确保假日旅游安全稳定。

  认真贯彻落实《西安市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办法》,针对春节假日旅游市场,市旅发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有效的市场整治工作,规范市场秩序,先后对火车站广场、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南北广场、临潼区等地进行重点检查。各区(县)、开发区主要领导也深入景区及活动现场,检查督导市场秩序和安全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提早开展旅游宣传,西安旅游名气大增。元月8日在厦门拉开了“西安年·最中国 ”宣传推广序幕,成为全国最早启动春节黄金周宣传推介活动的城市。一是先后赴广州、北京、天津、上海、苏州、成都、贵阳等城市开展了《西安年·最中国》主题推广活动。二是在北京晚报、上海新民晚报、广州南方都市报、重庆日报、石家庄燕赵都市报、太原晚报、济南日报、长沙潇湘晨报、武汉楚天都市报、郑州晚报、厦门晚报、南京日报等12家报纸发布了“要过中国年,请到西安来”的主题宣传广告。利用西安火车站、北客站、机场等LED大屏,持续宣传《西安年·最中国》主题推广活动。三是利用西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政务微信、微博、头条、一点、网易等新闻客户端、海外新媒体平台、IPTV(驿享酒店生活平台)大量的发送“西安年·最中国”资讯信息。四是编印《2018西安年▪最中国——西安中国年新春盛典暨新时代民俗文化年展活动》宣传手册10万册,投放到西安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客房、西安各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社会旅馆前台、农家乐、民宿和主要商业综合体服务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栏目,报道了西安市大唐不夜城“现代唐人街”、大唐芙蓉园灯会等活动内容,央视三天播发新闻15条,“西安年·最中国”大放异彩。五是根据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精神,成功策划组织了百名达人、大V在西安过中国年活动,西安巨大的变化,“西安年·最中国”丰富多彩文化旅游活动连日来让百名微博达人、大V们惊喜不已,狂拍狂发不止。截止今天下午3点,西安市旅发委搭建的微博话题#我在西安过大年#话题阅读量已突破8400万。自春节假期以来已稳居全国旅游榜前三位。

  (五)开展特色服务,游客满意舒心。为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市旅发委在全市旅游行业持续推进“烟头革命”、“厕所革命”和“行政效能革命”,大力开展特色服务,提升服务质量。督促各旅游景区从细微处着手,从厕所卫生抓起,设立便民服务岗,增加售票窗口,满足游客需求。假日期间,要求全市星级宾馆饭店公共卫生间对市民游客无条件开放,倡导非星级宾馆饭店开放公共卫生间。拓宽旅游投诉渠道,畅通24小时咨询投诉电话,及时受理市民游客投诉。

  (六)加强综合协调,旅游高效运行。市旅发委作为市假日旅游工作的牵头单位,提早向全市旅游行业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春节假日旅游工作的通知》,从落实安全制度、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值班值守、畅通旅游信息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及时掌握全市旅游接待的总体情况。春节期间,西安市旅发委坚持加强综合协调,设立综合组、投诉受理组、旅游咨询组和市场检查组等,对旅游接待中的各类问题,对口向相关部门和区县、开发区沟通反馈,力争在第一时间解决。

  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县、各开发区针对今年春节的特点,根据各自职责,及时启动假日旅游工作机制,突出安全保障、景点秩序、市场供应等方面的工作。市公安局积极调配警力,指挥引导交通,加强治安巡逻,市交通局加强了交通组织,市工商局积极加强市场监管,市物价局加强了假日期间景区景点门票以及其它旅游单位的价格管理,市城管局重点对旅游景区周边开展环境容貌秩序整治。质监、安监、食药、卫计等部门也根据各自职责,及时开展了旅游市场监管和保障工作,形成了良好的联动机制。曲江、新城、莲湖、碑林、雁塔、长安、临潼、蓝田和周至都及时启动假日旅游联动机制,加强联合执法检查,严格防范安全隐患,强化值班值守,坚持投诉受理不过夜。其他各区县也针对本辖区的特点,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开展市场治理,积极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获得了市民游客的点赞。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