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秦人墓葬出土一柄完整铜剑

2018-03-20 09:40:28|来源:陕西日报|编辑:李妍|责编:董健雄

  3月18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队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南部发掘清理古墓葬56座,其中战国晚期至秦代墓葬49座,汉代墓葬1座,清代墓葬6座。墓葬出土了陶、铜、铁、骨及玉石等不同材质的遗物约260余件,并出土了一柄保存完整的铜剑。

  该剑通长60厘米,保存较好。其剑首圆形,茎部圆箍状,剑身是中部起脊的八面体,近锋端有明显的束腰。这种造型最早出现于吴越地区,属于传统的“周式”长剑,一体连铸,茎部缠绕丝绳可以舒适地持握,束腰及八面体的剑身有很强的杀伤力。

  根据史书记载,为了适应战争形势,秦国自简公六年开始“令吏初带剑”,次年再次令“百姓初带剑”,从此秦国男子带剑成为一种规制,不仅可以防身,又是等级身份的重要标志。秦始皇21岁时的加冕大典也是“王冠带剑”。秦人铸造铜剑,金属成分多为铜、锡及少量的铅、铁,属于古代文献记载的“大刃之剂”的配方。锡过多容易折断,过少硬度不够,合金原料要充分融合才能铸造出一柄良剑。由于铜剑有“一寸长一寸强”的特点,增加长度而不折也成为长剑铸造的难点。

  本次发掘出土的这柄铜剑,刃部可见使用后留下的豁口,推测是一柄经历腥风血雨的实用武器。根据青铜长剑的造型特点判断,其铸造年代要早于战国晚期。尽管此剑已经距今近3000年,但从首到锋通体无断裂痕迹,拂去黄土,剑身依然不锈,当时的冶金铸造技术水平可见一斑。(记者 郭青)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