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三项机制”激励干部敢担当有作为

2018-06-21 17:39:1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妍|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罗赟鹏):6月21日,陕西省“全面深化改革”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五场在西安举行。陕西省委组织部新闻发言人、副部长张闻华,陕西省考核办副主任任春林出席,介绍制定落实“三项机制”激励干部敢担当有作为的相关情况。

  “从本质上讲,贯穿‘三项机制’的一条主线就是对干部要坚持从严管理与热情爱护相统一,鲜明树立能者上、庸者让、干者容、劣者汰的导向。”张闻华说。

  

  介绍“三项机制”相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摄影 罗赟鹏)

  “三项机制”给干部干事创业提供内生动力

  据了解,为落实中央“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陕西省委出台了《陕西省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办法(试行)》《陕西省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办法(试行)》《陕西省党政干部能上能下办法(试行)》,这三个办法就称为“三项机制”。

  陕西省委出台“三项机制”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全新的动力生成机制,树起能者上、庸者让、干者容、劣者汰的鲜明导向,激励和鞭策干部积极投身党的事业。

  张闻华表示,“三项机制”为陕西提出的追赶超越定位、“五个扎实”要求提供了动力引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和中央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意见》提供了实践方案;为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提供了制度保障。

  “调动和保护干部积极性,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这是对干部最大的激励。而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正是大胆选用干部、坚决调整干部的前提和依据。”任春林说。

  张闻华表示,“三项机制”是一个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制度体系。其中,鼓励激励催生动力,核心是要解决干部干事创业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形成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精神上受鼓舞、物质上得奖励、政治上有提升的鲜明导向;容错纠错提供保障,核心是要解决干部干事创业顾虑和负担过重的问题,形成为创新者容错、为担当者容错、为实干者容错的鲜明导向;能上能下标明底线,核心是要解决干部干事创业外部压力不足的问题,形成让平庸者下、让失职者下、让不适者下的鲜明导向。

 落实“三项机制” 激励干部干事创业

  “三项机制”出台两年来,取得了不错成效,截止2018年5月,陕西省共鼓励激励干部9353名,容错纠错1150名,能上能下1784名。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干部为官不为、为官慢为、为官乱为的突出问题,有效激发了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和动力,为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实现追赶超越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但张闻华表示,目前陕西省在贯彻落实“三项机制”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不能正确理解制度的本质内涵,对激励导向这一核心要义认识不深、把握不准;不能系统把握追赶超越、“三项机制”、考核工作之间的关系,孤立地就“三项机制”说“三项机制”;不能全面理解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落实好系统性、协调性、特殊性的要求等问题。

  为使“三项机制”能更好、更有效实行,张闻华表示,陕西省委将从四方面来推进,以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工作方向。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聚焦追赶超越实践,创新完善考核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引领助推作用。要划出硬杠杠、树立硬标准,切实把“三项机制”运用到干部选拔管理全过程、各方面。

  二是完善制度办法,体现精神要求。要完善干部考察、考核办法,大力选拔政治强、作风硬、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要细化干部“下”的情形,明确“调”的重点,推动能上能下成为常态;要严格把握容与不容的界限,对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坚决、大胆地容,对胡干蛮干、违纪违法坚决不容。同时,坚持容纠并举,帮助干部对已发生的失误错误主动采取补救措施,深刻总结教训,努力改进提高。

  三是坚持标准要求,明晰方法路径。要增强考核指标的引领性、导向性,完善“三项机制”的具体规定,把追赶超越的目标定准定实,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干部个人具体贡献和政治、作风等方面的现实表现考准考实,把考核研判的结果用准用实,真正使目标制定、过程实施、结果运用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化机制。

  四是选取先进典型,树立工作标杆。要以评选优秀县(市、区)党政正职为契机,积极选树一批政治坚定、对党忠诚,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务实廉洁、作风过硬的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态势。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