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派”鼻烟壶内画大师张铁山:40年内画生涯守住初心 方得日月

2018-07-13 15:45:4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妍|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罗赟鹏 王娜):“方寸之内显日月,股掌之上惹人怜。”说的就是鼻烟壶内画。内画,是中国一种特有的传统工艺。近日,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国际在线陕西频道“40年·40人 记录特色陕西”大型采访活动,走进陕西铁山内画艺术院研究院,专访“秦派”鼻烟壶内画创始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铁山,聆听40年来他与鼻烟壶内画艺术的故事。

  

  “秦派”鼻烟壶内画创始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铁山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摄影 魏榕)

  在学习内画中树立匠心传承

  “其实我能与内画结缘,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父命。”张铁山说,“现在想来,父亲不仅具有家国情怀,也确实独具慧眼,替我做出了适合我的选择。” 

  1979年,张铁山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冀派鼻烟壶内画创始人王习三为师,开始了他的鼻烟壶内画学习生涯。虽说在父亲的影响下,张铁山对绘画有一定的学习,但是与外画不同,内画对个人艺术修养要求更高,所以这就更需要非凡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我不认为自己在内画上很有天赋,但是如果我一旦选择去做某事,就想把它做到最好。”张铁山说。

  

  张铁山鼻烟壶内画代表作品 (摄影 魏榕)

  内画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对于正值青春年华的张铁山来说,学习内画是对自己心性的一种磨练。也是在这一时期,张铁山接受老师严苛的内画技艺教学,从老一辈手艺人身上学习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尊崇守护和对作品精益求精的理念和精神。据张铁山回忆,有次他完成了一个唐朝仕女图内画,但老师发现仕女眉毛的稍微不协调,就把内画全部洗掉,让他重新画,像这样的例子在他的记忆里数不胜数。

  对于精品的追求,张铁山说:“结合现下时髦的说法,那就是秉承一颗匠心去对待每一件作品的创作过程。”现今,张铁山不仅是向他的学生教授鼻烟壶内画技艺,更是将手艺人的艺德、精益求精的匠心理念一并传授给他的学生。

  学成归来 开派散叶

  张铁山学艺的时期,也是国家用工艺美术创汇的时期,在那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所创作的鼻烟壶内画作品大多都销往国外,这也间接锤炼了张铁山的内画技艺。经过10年的学艺,他已在同辈中有所名气,对于未来去向何方张铁山已有打算。

  

  张铁山鼻烟壶内画代表作品 (摄影 魏榕)

  1988年是改革开放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时间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春风逐渐由沿海向内陆深入。而在当时南下的淘金热潮下,很多先行者去追逐自己的事业和梦想,这其中不乏大批的文艺工作者,但心存志向和为传承发扬内画技艺的张铁山并没有选择南下,而是回到了陕西西安。

  “其实在我学习鼻烟壶内画的懵懂时期,我就立下一个志向,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一名肩负鼻烟壶内画传承和发展的标杆性人物,自己也能像恩师一样,开创一个流派新天地,为内画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张铁山说,选择回到陕西西安,一是西安的历史文化浑厚华滋,随手拈来都是养料;二是当时的西安已是中西部对外开放交流的高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吸引着众多外国人前来游玩,这为鼻烟壶内画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回到西安的张铁山创办了内画艺术研究室,将自己所学的鼻烟壶内画技艺带到了西安,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在西安扎根初期很是艰难,当时租了城中村的一个15平米的小屋,里面潮湿又阴黑,我就在那里创作并将作品推销给住宿在附近宾馆的外国游客。”外国人游客对于中国文化的热衷,和对“鬼斧神工”的鼻烟壶内画的热爱,促使张铁生度过了创业初的艰难时期。

  生存问题得以解决,张铁山也向他的志向步步靠近。这一时期,张铁山经过多年来的沉淀,以及对四大流派(京、鲁、冀、粤)进行全面研究,吸收其他派别所长,又继承了陕西地域中周、秦、汉、唐的国韵气质,逐渐形成了以“润、透、精、雅”为特点的秦派鼻烟壶内画艺术。

  

  张铁山创作鼻烟壶内画(摄影 魏榕)

  1988年西安张铁山内画艺术研究室成立,到1994年升级为西安铁山内画艺术研究所,再到2002年创办陕西铁山内画艺术研究院,张铁山从一名手艺工作者转变成内画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技艺的传承教习者。据张铁山介绍,其先后培养了学生30多位,其中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名,专业内画技师18名,从最初谋求生计转向了对内画艺术的守护和传承,体现了他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而所教授的这些学生也成为壮大陕西工艺美术的新兴力量。不仅如此,在采访中,国际在线陕西频道了解到,张铁山还开放教学门槛,招收了6名身体有障碍的人士学习内画,使他们获得一技之长。

  在内画交流中彰显文化自信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中国同国外的文化艺术交流不断加强,这为工艺美术的繁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陕西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为秦派内画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灵感。每到国外展览,外国人总认为瓷器最能代表中国,‘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可我认为青铜器更能代表中国。像鼻烟壶内画这种艺术,这么一个小的东西上展示了很多中国最精华的部分,所以外国人容易接受,然后勾起了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欲望。”张铁山说。

  近些年来,张铁山和研究院成员一起通过鼻烟壶内画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不仅积极地与国外鼻烟壶内画研究团体对话,而且先后与多所高等艺术院校建立学术交流合作,在二十多个国家交流展览,其中部分作品被收藏界珍藏。

  在多年的对外交流中,张铁山总结出艺术传承者首先对自己所传承的文化技艺要有自信,要有底气,能够被流传下来的东西都是经过时间的洗礼,自有它深刻的文化底蕴,有底气的艺术作品才会被更多人认可和赏识,也才能从自己文艺创作上将中国文化自信展示给外国人。

  当下是文化创作发展的最好时节

  进入新时代后,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政策的支持、经济市场的活跃,和消费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对高质量的文创产品、手工艺品需求胜多,也促使中国的文创市场的百花齐放而陕西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更是积极鼓励和支持文化艺术的发展。

  

  张铁山创作鼻烟壶内画(摄影 魏榕)

  张铁山告诉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非常重视文化发展,西安市近两年来也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和支持文创产业的创新发展,也为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提供实现梦想,展示才华的平台和途径。”

  虽然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但并不是所有的非遗都能如内画一样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发展。作为文艺创作和发展的先行者,张铁山结合秦派鼻烟壶内画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方面,作为传承人来说要解放思想,不再固步自封,要主动走出去接受新的观念,“非遗不能只有传承,一定要创新才能发展。”张铁山说。另一方面,非遗传承者尤其是工艺美术一类的文艺工作者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是作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俗称“接地气”,将时下潮流融入到传统技艺中,才会创作出符合大众需求的东西,这样才会赢得更多人的喜爱,引起他们对非遗学习和了解的欲望。

  

  内画创意衍生品(摄影 魏榕)

  “初心不改,方得日月。”这是张铁山从业40年来得出的深刻感悟,他还说:“改革开放不仅吹响了国家发展经济的号角,也促使了中华文化的复兴繁荣。在我们这一代工艺美术的传承者身上要比现在的学习者更多几份家国情怀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而我们也是幸运的,因为我们亲自参与和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文化建设,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