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完善责任机制政策体系 全面提升健康扶贫工作水平

2018-08-15 17:19:1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消息: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总人口380万,在册贫困人口72279户、170520人,超过了三分之一贫困人口为因病致贫返贫。近日,榆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把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性战役来抓,按照中省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总体要求,以《榆林市健康扶贫实施方案》为总揽,举榆林全市之力打好健康扶贫翻身仗。

  一是责任落实到位,扶贫政策落地有声。建立了健康扶贫高位推动、分工协作、责任落实机制。榆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力亲为抓健康扶贫,以上率下,高位推动抓落实;系统内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健康扶贫机构,榆林市健康扶贫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部门横向协作、系统纵向联动;榆林市卫计局成立了局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组成的包抓县区联系组和督导保障组,局属各专业卫生计生机构分管负责人、科室负责人组成的驻县工作组,榆林市第一医院、榆林市第二医院、榆林市中医院划片指导12个县市区的医疗指导组。

  二是投入保障到位,打好政策组合拳。榆林市出台了综合性好、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的《榆林市健康扶贫整改意见》及多个配套文件,以“四重保障”为核心,以“县级兜底贫困户医疗保障、市级兜底县市区财政支出保障”为基础,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实施健康扶贫“363”工程,榆林市319个乡级以上公立医院“一站式”即时结算窗口全覆盖,开辟了贫困户就医绿色通道,建立了异地就医“一站式”即时结算窗口,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其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贴,确保100%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在民政医疗救助、县市区兜底报销后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可达中省标准。

  三是精准措施到位,抓实“三个一批”行动。榆林市全面实现家庭医院签约服务,为贫困人口每人建立1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居民健康卡,一对一结对帮扶并定期随访;精准实施分类分批救治策略,对患病贫困人口进行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全力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截止2018年上半年榆林市11种大病患者人数1356人、报付资金5818万元;开展慢病服务管理,榆林市已签约48138人,慢病签约覆盖率100%;开展重病保障服务,目前榆林市重病已兜底保障2613人。

  四是资源倾斜到位,全力推进服务体系提质达标晋级。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创建二甲成功的医院200万元奖励,达标的甲级乡镇卫生院30万元奖励、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国医馆5万元奖励。实行“一村建站、联村服务”、辖区乡镇卫生院代管等模式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截止上半年榆林市拟退出411个贫困村,达标村卫生室396个;实施“双千”工程,计划三年招聘1000余名大专及以上的医学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上半年招聘330名,按照“县招乡管村用”原则,每年招录一批协管员性质医学或公共卫生专业大(中)专以上应(往)届毕业生,充实村医队伍,上半年招聘60名。

  五是对口帮扶到位,条块结合建设医疗卫生帮扶体系。协调组织17家省内省际与全市13家县级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县域覆盖率达100%。此外,榆林市级通过整合“医疗专家工作站”的中省市专家,依托医疗集团、医共体和专科联盟,建立健康扶贫流动医疗队,定期巡回,实行“市帮县”;县级通过流动医疗服务队,依托流动医疗服务车巡回诊疗,县镇一体实行“县帮镇”;镇级通过“乡管模式”的公益性岗位村医,通过镇村一体统筹推进镇村能力建设,提升村级服务水平,实行“镇帮村”,形成榆林市范围内上下联动、左右互帮的健康扶贫工作新局面。

  在榆林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榆林市健康扶贫工作在政治站位、政策措施、工作导向和任务落实等方面都实现了质的转变,取得突破性进展。2018年上半年,紧紧围绕榆林市脱贫攻坚114281人脱贫,411个贫困村出列,绥德、米脂、吴堡三个县“摘帽”的中心任务,累计投入3.2亿元健康扶贫资金,榆林市医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就医环境显著改善,医疗卫生系统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县域内就诊率进一步提升,人民健康状况持续向好,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达中省标准,非贫困人口在落实“城乡居民大病保障办法”后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与贫困人口差距进一步缩小,有效减少了因病致贫存量和降低了因病致贫返贫增量,为榆林市脱贫攻坚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健康保障。(供稿 榆林市卫计局 白李未 编辑 郭克强)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