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庙。
紫柏山。
留侯老集。
足球场全景。邵瑞摄
留侯古镇位于秦岭南麓、汉中市留坝县西北部,因西汉第一谋士张良在此遁世隐居而得名,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自古以来,英雄神仙选择的归处自然是风光旖旎。留侯镇境内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高达88.6%,植被覆盖率高达90.2%,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两汉三国历史文化积淀厚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拥有张良庙紫柏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张良庙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紫柏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紫柏山国际滑雪场等。闻名遐迩的汉张留侯祠就坐落在紫柏山下。留侯镇还是全国三大西洋参规范化种植基地之一。
全镇总面积274.8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3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34户2826人。自然与历史的交汇,让这座秦岭小镇充满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前往参观、游览。
坚持传统形态
发展特色旅游资源
留侯镇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在于文化和生态的完美结合,形象地说就是“一庙一山”。
“一庙”就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张良庙,他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祭祀张良的祠庙,是陕南最大的古建筑群。特别是张良善运筹、不居功,知进退的圣贤气质和处世哲学,千百年来备受皇室王族、达官显贵、布衣平民的推崇,终年游人如织。
“一山”就是中国最大的天坦群落——紫柏山,山顶有近百个形态各异、相间有致绵延数十里的天坦,碧草成甸,随坦起伏,奇花、异草点缀其中,是远离喧嚣,亲近自然,愉悦身心的神往之地。特别是随着陕南地区唯一的紫柏山国际滑雪场一期工程建成运营,紫柏山也成为了汉中、安康、宝鸡等周边地区冬季出游、休闲运动的理想去处。
留侯镇镇政府始终坚持突出传统文化元素的原则,高水平完成了张良庙博物馆维修改造提升工程,旅游文化品位显著提升。大力实施乡土文化记忆工程,加强对民俗文化、传统技艺、重点民居的保护。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传统民居建设标准,强化了对农村新建民居的风貌控制,着力于打造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为了打造特色街区,凸显小镇乡土风情,留侯镇镇政府对闸口石片街区实施了改造项目,完成了路面改造以及排水、排污、电力、通信等地埋工程,民居房屋风貌得到了很大改善。除此之外,在文化广场,配套建设了民俗文化表演舞台,安装了健身娱乐设施。在各大景区内,成功修建三星级旅游公厕,并且精心打造了闸口石片特色街区及枣木栏老街历史文化街区。
作为文化旅游名镇,独特的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围绕着“一庙一山”、小镇改造和打造特色街区等,形成了本地特有的张良隐居文化、养生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资源,也孕育了本地人勤劳善良、热情淳朴的民风。正是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历史遗存与文化元素相互交织,赋予了留侯镇与众不同的韵味和吸引力。
丰富旅游产业
推动旅游名镇建设
小镇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留侯镇拥有紫柏山和英雄神仙张良两大品牌,为建设旅游古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随着旅游市场的变化,单纯依靠旅游资源的旅游发展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么,留侯镇将如何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呢?
自留侯旅游名镇建设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县上成立了文化旅游名镇工作领导小组,留侯镇也专门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具体进行组织实施,将各项任务细化分解到相关部门、单位,力求把每一项工程都建设成为精品和样板工程。
县、镇两级坚持高起点规划、精细化管理。2018年,留侯镇计划投资10860万元,实施以张良庙紫柏山5A级景区创建前期项目、紫柏山国际滑雪场二期建设、营盘自行车慢道配套设施建设、营盘水面景观延伸打造等为代表的旅游重点项目,形成了以张良庙、紫柏山为代表的观光产品;以青少年足球、木工学堂为代表的研学旅游产品;以滑雪场、山地骑行等为主的运动休闲产品;以留侯老集、闸口石片特色街区、特色民宿为代表的休闲度假产品等。当前,留侯镇正在努力打造一个可供大家运动休闲的小镇,也倾力为广大市民创建一个中国山地旅游度假的胜地。
为进一步打造旅游品牌,提升当地知名度。留侯镇依托留侯老集,注册成立了留侯百年老集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动员农户发展各类店铺30余家,售卖土蜂蜜、西洋参、腊肉、土猪肉、竹编铁器、干货等60余种农特产品。扶持发展农家宾馆19户,按照每个床位3000元的标准,增设床位50余张,统一配备电视机、床等物品,实行统一组织管理,形成了农旅融合的特色发展模式。
同时,围绕主题打造旅游品牌,坚持每周六开集,每月开展主题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截至目前,开展了“购山货、寻乡愁”“漫步老集、徜徉花海”“逛老集、看大戏”“篝火晚会”等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扩大了活动影响力,打响了留侯老集知名品牌。
创新管理常态
引领城镇科学发展
这里雾霭缭绕,松涛叠浪,洞坦相连,自然风光十分美丽,有“天然氧吧”之称。
留侯镇作为全省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项目之一,近些年围绕建设中国山地度假示范区和打造“全域留坝、四季旅游”副中心的城镇定位,按照“规划先行,彰显特色,古色古香,完善旅游设施,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增加农民收入”的总要求,旅游产业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留侯镇发展之快离不开市、县两级的高度重视。留侯镇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工作已被列入2017年汉中市重点建设项目和留坝县重点建设项目。县政府定期召开重点项目建设研判推进会,及时跟进项目进展情况,促进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留侯镇立足整体,把全镇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按照“规划先行,彰显特色,完善设施,提升功能”的总要求,高起点编制了留侯文化旅游名镇2012年—2020年建设总体规划、陕西留坝营盘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张良庙文物保护规划,新编制留侯文化旅游名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了“一核三区”(张良庙核心旅游景区、文化旅游名镇服务区、闸口石片民俗文化旅游区、营盘养生文化旅游区)的空间布局。
留侯镇始终把富民增收作为建设文化旅游名镇的重要目标,力求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实现旅游开发全民参与、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依托境内张良庙、紫柏山、滑雪场等景区优势,鼓励引导群众兴办农家乐、农家宾馆、特色民宿等旅游服务业,在直接参与旅游服务中增加收入。大力发展西洋参、土鸡等特色种养殖产业,并通过品牌打造、产品包装,将特色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
2014年,推出的“逛老集、购山货、寻乡愁”等旅游产品,吸引远近游客慕名而来,使枣木栏老街成为群众售卖土特产的集散地,成为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的一大亮点。2017年,打造的闸口石片特色街区现已基本形成,如今,这里早已是游客如潮。
经过两千年历史的洗礼,留侯古镇始终保持着一份静谧与清宁。走在留侯古镇的街巷里,远山苍翠,天蓝如洗,白云悠悠,街上的小幡旗随风飘动,每户家门口都挂满了丰收的果实……这里充满了灵气,每一处都仿佛在诉说着他的故事。
陕西的大荔县、紫阳县等7地入选。2019-02-18 13:50:45
据了解,娇兰调制“独特西安香”的创意源于2018年9月在西安召开的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一场收获友谊、真知、合作、共赢的盛会不仅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2019-02-15 09:59:49
陈更说,自己的一个人生梦想是出书,是诗词大会让她实现了这个梦想。2019-02-15 09:41:58
据介绍,刘家洼遗址中,考古人员勘探发现墓葬210多座,其中带墓道的中字型大墓2座。2019-02-15 16:15:07
近日,陕西省渭南市博物馆《金猪抱福迎新春》猪文化文物展厅中,各种文物“小猪”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欣赏,品味传统文化。2019-02-15 14:11:03
一栋苏式大楼见证着铜川市因煤而兴、因煤而变,铜川市政府原办公大楼的记忆。2019-02-14 11:37:59
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历史根脉源远流长,思想文化璀璨夺目,自然风光秀美壮丽。2019-02-15 17:19:32
富含中国特色的秦腔、京剧、越剧等戏曲与古乐、合唱、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将轮番上演,为游客送上音乐文化大餐。2019-02-14 13:45:32
报告显示,西安、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入选国内游消费力前十强城市2019-02-12 10:45:16
近日,西安大唐不夜城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游客——世界各地的外国留学生,他们在西安感受中国的“年味”,体验西安的国际范。2019-02-15 16:28:07
中国年活动开始了,西安的春节开幕了,灯光、舞台和艺术家无处不在。2019-02-12 10:55:43
大西安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促进各项积极因素流动聚集,吸引着大量人才来到西安,爱上西安。2019-02-11 10:42:07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