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西向树丰碑

2018-12-11 10:53:11|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编者按

  60多年前,西迁前辈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以爱国、忠诚、奋斗、奉献为主的西迁精神。60多年过去了,西迁精神像大树一样扎根黄土地,随着时代发展更加枝繁叶茂。西迁群体奉献至今,西迁故事感动至今,西迁精神薪火相传至今。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大老教授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希望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重要的精神标识和价值指引,激励着新一代知识分子不断谱写新时代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新篇章。

  在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大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一周年之际,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传承弘扬西迁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特别报道,敬请关注。

  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旨在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工业建设在全国大规模展开。156个重点项目大量在内地部署,工业投资的三分之一在西部安排,开发建设大西北形成高潮,深刻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

  西迁这股洪流,因国家和时代的脉动而奔涌激荡。在随后的10多年时间,一大批来自工业、交通、基建、财贸、文教、卫生、军工等行业的西迁人扎根关中平原、秦巴深处,为陕西、为西部的经济恢复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6年,交通大学主体从上海西迁西安,铺展开西迁壮举中波澜壮阔的画面。62年来,交大人用信念与信仰、奋斗与担当书写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慷慨向西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交大彭康校长勘探校址。(资料图片)

  在西安交大西迁纪念馆里,有两张拍摄于1955年5月10日的照片:一张是彭康校长与程孝刚、朱物华、钟兆琳、朱麟五、周志宏5位教授以及总务长任梦林、基建科长王则茂,他们8人前后相随,正行走在一片波浪起伏、成熟在望的麦田中;另一张是大家驻足田垄,面朝广袤的黄土地,在指点和擘画着学校的未来……

  1955年4月,国家作出交通大学从上海内迁西安的重大决定。交大人用行动给出了坚定的回答——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时任交通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的彭康和校领导成员,接到上级指示的当天,就开始研究和部署迁校工作。

  按照国家部署,西迁西安后,新交大一年之后要在西安正常开学。新校址按1.2万名学生规模建设,需要征地1200亩。

  一年多时间建一所高质量大学,时间之紧,可想而知。

  王则茂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在西安,迎接交大人的是满面春风,满腔热忱。陕西省、西安市两级政府丝毫不打折扣,予以全力支持……西安市城市规划局安排局里一位年轻科长开上局里唯一的小车,为寻觅最理想的校址,先后跑了城东、城南五六处地方反复进行比较。”

  彭康和教授们最终选中的新校址,位于西安东南城角以东不远处的一大片农田中,恰好处于唐朝兴庆宫遗址范围内,向南不远处则是长安名胜青龙寺、乐游原、曲江池故苑。

  “我们当时在田野考察,在麦田里一边走,一边看。大家都很满意,钟兆琳、朱麟五两位教授看了这块地方后,高兴得都跳了起来。”王则茂回忆当时的情形时写道。

  他们一行8人,一路步行,穿过麦田中斜插的一条小路,走向即将开发的新交大。

  那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南望天际一抹微云,终南山隐约可见;大地上良田千顷,麦浪轻翻,一望无垠。

  这是1956年交大师生西迁时所使用的乘车证,正面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字样(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1956年8月10日,上海徐家汇火车站,首批2000余名交大师生背负行囊,与送行的人群道别,携老带幼,满怀豪情登上西迁的第一趟专列,慷慨西行。

  交通大学历史长卷中最壮美的一章自此书写,历时数年的大规模迁校拉开帷幕。

  当时,一辆辆飘扬着交通大学旗帜的车辆来回穿梭在西安解放路、咸宁路上,忙着运送从上海搬过来的教学设备和教职工的行李、家具。那些穿着背带裤的交大人,成了街上的一道风景。

  西迁的师生中,既有享誉盛名的教授,也有初出茅庐的教师,还有炊事员、理发师等。他们有的把自己上海的洋房捐献给国家,有的辞别年迈的父母。6000余名师生和家属就这样踏上西迁的征程,满怀创业的抱负和热情来到了西安。

  饮水思源碑。(资料图片)

  大树西迁,扎根唯艰。在不到两年时间,在一片广阔的麦田里,一所规模宏大的现代化高等学府拔地而起,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交大奇迹”。

  “如果问我,爱国是什么?就是奋斗,就是奉献!”

  西安交大退休教授马知恩第一批随学校迁到西安,当年弱冠,今已耄耋。回望62年前的西迁,他感慨万千地说:“作为交大西迁的见证者,我们以青春、热血参与书写了这段难忘的历史。62年来,我们坚守在这片黄土地上。我为此感到自豪!”

  交通大学的西迁,与国家的需要同向同行,势不可挡;交大人以“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弦歌西向,拓荒耕耘,成为西部开发建设的中流砥柱。

  扎根创业 这是我们最大的光荣

  自从1956年交通大学主体部分西迁以来,一代代西安交大人怀揣着“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在曾经一片荒凉的黄土地上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用激情、热血和青春芳华,铸就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战略布局调整的成功范例。这是西迁后的交大校园一角(资料图片)。 新华社发

  在当年的交大校园里,流行着一句话:“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

  西安交大退休教授胡奈赛在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

  我们这些年轻人,写着诗、唱着歌,手里拿着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乘车证,踏上前往西安的列车。现在读起同学们当年写的诗,依旧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张家喜同学写道,“到西北去,一定要到西北去。我爱上海,但更向往西安。我赞美祖国的现在,但更赞美祖国的未来。”赵智成同学写道,“我们是祖国忠诚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党,决不吝惜自己的一切力量。”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祖国的每一块土地都是我们安家的地方。我们不但要安心愉快地迁往西安,而且将以更坚强的意志向科学堡垒进军!我们最爱唱的歌是“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在当时交通大学17名党委委员中,16人来到西安,西迁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占全校教师总数的70%。

  彭康校长迁校时已经55岁,上级本来对他有新任命,当时家人认为西部艰苦,劝他最好不去。他只说了四个字:“我应该去。”就这样,他率先垂范,亲自踏勘校址,领导迁校,为西安交通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奋斗了15年,直到把忠骨埋在西部。

  1957年,作为交大西迁教授里最年轻的一位,38岁的陈学俊和夫人带着4个孩子随西迁专列来到西安。

  三线建设时期,科研人员的办公环境非常简陋。(资料图片)

  迁校初期,新校园一片荒芜,马路不通、电灯不明,野草丛中兔子乱跑,入夜以后可以听到狼嚎。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陈学俊和西迁前辈们一起将西安交大动力系建成了国内最具学术影响力的系,先后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国内唯一的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成果在我国能源、动力、石油、化工及环境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而陈学俊院士最终长眠在他奋斗了一生的热土——西安。

  为了支持国家“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西迁初期,一批教师在承担繁重教学工作的同时,在交大迅速建起计算机、原子能、工程力学、应用数学等新专业。

  创办工程力学专业的朱城教授,是20世纪50年代初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博士。西迁初期办学条件艰苦,为了让新专业尽快开办起来,他把黑板搬到家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在短时间内制定出了新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他本人却积劳成疾,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39岁,是交大西迁后身殉事业的第一人。

  出身名门的唐照千教授,父兄都是爱国实业家。1980年唐照千赴美留学期间,他二哥问他是否愿意留在美国。他回答:“我是国家派来进修的,当然要回去!”他把在香港的大哥给他买小轿车的钱,全部用来购买当时国内很难买到的书籍资料和实验设备。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忍受着癌症晚期的剧烈疼痛,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通过口述,让妻子和研究生协助完成他主编的手册和文稿,去世时年仅52岁。他用生命践行了交大西迁人对党和国家的庄严承诺。

  这些西迁人身上体现出的西迁精神,镌刻着交大人以兴学强国为己任、为民族崛起和国家富强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蕴含着交大人饮水思源、爱国爱校、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展现着交大人脚踏实地、不断探索、奋发进取的创新精神。

  西迁精神是西安交大永恒的价值坐标,是西安交大不断探索、奋发进取的动力源泉。

  弦歌不辍 古丝路起点再创辉煌

  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 (资料图片)

  60多年前,轰轰烈烈的交通大学西迁创造了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伟大的迁徙,为祖国西部带来了一所规模宏大的多学科大学。

  60多年来,西安交大践行西迁精神,扎根西部大地,不断发展壮大,引领带动西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

  当年,包括交通大学在内的一大批单位的西迁,改变了西部高等教育的布局,改变了西部经济社会面貌,为西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11月底,西安交大15位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讲述自己的西迁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对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交大西迁老同志们表示敬意和祝福,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大树西迁,根深叶茂。如今,西安交大的根基血脉早已深深融入西部:近一半的本科生生源、六成以上的研究生生源来自西部;自1959年正式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以来,累计培养大学生26万多名,其中在西部工作的就有10万人之多,60%的研究生选择留在西部建功立业。60多年来,西安交大创造了3万多项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设中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资料图片)

  如果说1956年西迁是交大人肩负国家使命的一次创业,那么2015年8月,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开工建设,就是西安交大人弘扬西迁精神、在新的历史坐标下的再次出发。

  总面积5000余亩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围绕理、工、医、社科四大方向,建设电力电子、高端装备制造、能源与动力、信息技术、新材料、航天航空、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23个学科研究院和跨领域、前沿性的科研平台。西安交大正以全球化视野,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打造成陕西乃至全国的人才集聚高地、成果研发高地、产业发展技术引擎,成为面向社会开放的智慧学镇。

  2018年11月3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人潮涌动。由邱爱慈、侯洵、姚熹、李鹤林、郑南宁、卢秉恒、徐宗本、何雅玲、管晓宏9位院士联合倡议建立的“院士林”正式动工。

  寓意“科学、奉献、希望”的“院士林”,不仅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增添了一片绿荫,更倾注了以9位院士为代表的新一代交大人对祖国科教事业的深情,代表了交大人对西迁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成绩的背后是艰辛的奋斗,奋斗的动力是对国家民族发展的强烈使命感。这一切,无不体现着西迁精神的内涵。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西安交大已吹响进入第三个甲子的创业号角。历史已翻到崭新一页,但西迁凝聚的爱国奋斗精神,生生不息,成为点亮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之光! (陕西日报特别报道组)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