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回家路 温暖伴你行

2019-01-15 10:42:27|来源:陕西日报|编辑:李妍|责编:赵滢溪

  1月9日,在西安火车站,回家的人迈着急促的脚步,纷纷进站准备登上返乡的列车回家过年。本报记者安涛摄

  开栏语

  过年回家,是一种情结,是一种期盼,是寒冷的冬日里内心悠悠生发的暖意,是对亲情的向往、对故乡的眷恋。

  一晃又是一年过去了,春节即将到来,人们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收起纷繁复杂的思绪,朝着家乡的方向,虔诚而执着地行进。当家乡在视野中逐渐清晰,当亲人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春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心灵的回归与慰藉。

  为记录人们过年回家的期盼与经历,讲述回家者旅途中的欣喜与惆怅,本报自即日起开设“温暖回家路”栏目,让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事件在记忆中沉淀,温暖寒冬,抚慰心灵。

  腊八过后,春节临近,一年一度的春运也即将拉开帷幕。一列列火车,满载的不仅仅是踏上归途的乘客,更是浓浓的思乡情绪。一段段铁轨,连接的不仅仅是到家乡的距离,更是对亲人的无尽牵挂。

  回家心是热的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年一度一团圆。”临近春节,尽管路途遥远、人潮拥挤,身在异乡的游子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回家过年。

  腊八这天早上,李桂森不到5时就起床了,并按照家乡的习俗,煮了一锅丰盛的腊八粥。不到7时,腊八粥煮好了,李桂森找了一个最大的碗,满满盛了一碗,还特意加了两勺红糖,然后拉个小凳子坐下,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吃了腊八粥,顿时觉得年更近了。”他感到家的温度在心里升腾,归心似箭的他穿上棉衣,拉着早已准备好的黑色行李箱出了门,直奔西安火车站。

  47岁的李桂森是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石台乡人,在西安市从事建筑工作已经15年了,亲眼见证了西安市的发展和城市变迁。李桂森告诉记者:“西安城市美,西安人更好。我这么多年一直在建筑工地打工,承包商和我们签劳动用工合同,给我们买保险、发福利,一样都没有少。外出打工就怕到了年底拿不到工资,每到春节前,我们那个工地的承包商就是资金再困难,对我们这些农民工的工资也都是一分钱没拖欠过,这让我们非常感动。揣着一年的辛苦钱回家过年,心里热乎乎的。”

  回家过年是一种传统,已经融入了每个中国人的血脉。过年回家,是为了让父母放心,也是为了让自己安心。

  68岁的张喜贵是河北省唐山市人,在西安从事家电维修工作已经5年了。“我对自己的工作还是挺满意的,工作比较轻松,一年下来也能挣好几万元,更重要的是老板从不拖欠工资,就在我回家之前,老板已如数把全年的工资打到了我的银行卡里。今年过年回家老板还给我们报销往返车费,这让我心里感到热乎乎的。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对来年的工作充满期待,希望来年的工作更加称心如意,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张喜贵操着浓重的河北口音对记者说。言语间,他的眼神里透出努力奋斗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回家是幸福的

  “年是儿女对父母的企盼,年是父母对儿女的思念。”家乡位于子洲县的李亚玲在西安市雁塔区一所学校从事后勤工作,学校放寒假的第二天一大早,归心似箭的她就来到火车站售票窗口买了最近一趟返乡列车的车票,准备回家与家人团聚。“我家里情况比较特殊,丈夫两年前在一个工地干活发生事故,腰部摔伤,不能干重活儿,只能就近打点零工补贴家用。但是家中还有两位年事已高的老人需要赡养,孩子也即将面临升学压力,我宁愿自己多吃些苦,也不能让孩子读不起书,所以就起早贪黑拼命干活挣钱。”朴实的李亚玲边说边给记者展示她手机中儿子的照片。

  “我已经大半年没见儿子了,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去可以好好陪陪儿子。我知道孩子也长高了,还特意给他买了件大一点的衣服,也不知道合不合身。”说到这里,她不禁眼眶泛红。在记者的宽慰下,她拨通了家里的电话,12岁的儿子豆豆得知妈妈要回家的消息非常开心,在电话里不停地说:“妈妈,我去火车站接你回家!”听到这话,李亚玲顿时热泪盈眶。

  老家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的周跃进,家境不是很好,60岁还得出来打工,目前在负责位于柞水县的一段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这份工作劳动强度不是很大,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我对此多少还是有点担心的,好在单位都给我们购买了各种保险。往年我们都是在腊月二十八左右才能回家过年,今年单位特意让我们这些路途遥远的外地人先回家,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奖励。单位在我们回家过年前请我们吃了一顿饭,并答应给我们报销回家过年的往返车票,还给我们每个人送了一些当地特产,让我们这些‘异乡人’心里特别温暖。我过完年就会立即回到单位,今后要加倍努力工作,报答单位对我们的关心和厚爱。”说到这里,周跃进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回家是温暖的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到腊月,回家过年几乎是每个人内心最迫切的盼望。山东省济宁市的贾福财等一行人,背着行囊准备返乡。在等候同伴购买车票的过程中,记者对贾福财进行了采访。49岁的贾福财在西咸新区一家水泥搅拌站打工。“一年来,有压力,有感动,也有温情。每到春节,其实家里并不在乎你挣了多少钱,牵挂的只是你的平安,希望你能回家团圆。”他说,“前段时间,我父亲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当时单位还没有定下来什么时候放假,我就说还不一定能回家。父亲在电话那头好长时间没有说话,我明显感觉到了他的失落。我父母都快70岁了,劳作了一生,身体都不是太好。我给单位领导说,我大半年没有回家了,无论如何今年得回家。单位领导非常体谅我,特意给我提前放假让我回家,还多给了我300元钱,让我给父母买些营养品,并转达单位领导的祝福。这让我感受到美丽西安的温暖祝福。”

  付安是辽宁省阜新市人,在西安市一家建筑工地做木工。记者询问他回家过年的感受,他满怀欣喜地说:“西安人热情、好客,我的火车票是工作人员全程帮助我使用网络购票流程购买的,他们还帮助我搬运行李。网络购票更加方便快捷,还可以提前订票选座。西安人用热情感染着我们这些异乡打工者,今年的回家路充满了温暖。”

  老家位于湖北省随州市的张万庆在咸阳市从事道路建设工作,55岁的他身体健康,精神状态极好。张万庆告诉记者:“我们老板说话算数,今年按时发薪,一分钱工资也没有拖欠。能按时足额拿到一年努力付出挣的辛苦钱,这是我们这些外出打工者最大的快乐。一年没回家了,现在我脑海里全是与家人见面的情景,当我见到他们时,一定要给他们一个久违的拥抱。”

  准备上车时,张万庆又激动地说:“我们老板人非常好,得知我们今天要回家过年,老板特意安排车把我们送到西安火车站,他还赶来相送,叮嘱我们一路注意安全,并让转达他对我们家人的祝福。有了这些祝福,这趟回家路是温暖的,过完年我还回咸阳打工。”(本报记者吕贵民实习生王宇张歆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