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绽放立体国画 西安“80后”小伙用创新捏活面塑

2019-02-28 13:53:0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西安市莲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技艺传承人张倍源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摄影 吴宇婷)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吴宇婷):一团面,一揉,一搓,一揪,一弹,一个脸型轮廓就出来了,再用拨子开脸,挑刀压出鼻眼、切出线条,很快,一个活灵活现的“关公”面人脸就出来了……2月26日,在西安市曲江书城的面塑体验店,西安市莲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技艺传承人张倍源向国际在线陕西频道展示了捏面人的技艺。

  “这是个手艺活,每一道工序都得讲究。”张倍源一边捏一边向旁边的学生讲道。

  在张倍源的面塑体验店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面塑作品,有深受小朋友喜欢的日本动漫,还有具有浓浓中国风的“贵妃醉酒”“关公”“钟馗”等传统故事人物形象。这些形态各异的作品,有的是出自于张倍源,有的是出自于他的学生们。据张倍源介绍,开店两年多的时间里,他捏过的面人超过1000件,最大的1.5米高,用了38斤面粉,最小的,则如一颗绿豆般大小。

  

  张倍源制作的“关公”形象的面塑(摄影 吴宇婷)

  提起为何会与面塑结缘,张倍源笑着说:“这说起来可是有段故事的。”

  在张倍源小时候,就跟着自己的伯伯学过捏面人,后来他学了画画,大学期间又学习了雕塑。1997年前后,日本动漫大量进入中国,新颖奇特的视觉体验,一下打动了他。2004年,张倍源去日本,在九州产业大学学习动漫,到日本之后,张倍源发现那里的年轻人都喜欢手办(动漫角色的模型),他专门去学习和制作,也特地去看了很多手办作品展。

  “作为一个中国人,当时特想给他们展示一下中国的东西,但是我不知道拿什么展示?”这样的困惑让张倍源难受了一段时间。后来,家人的一句“你小时候不是捏过那泥人、面人吗?你可以试试。”让他醍醐灌顶。但是传统面塑的比例、色彩等并不是很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审美,“我是留学回来的,是带着新鲜血液的,不能再跟传统的面塑一样了。”张倍源说道。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张倍源萌生出一个想法:将自己学的雕塑、动漫专业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他想做出创新的、更受广大年轻人喜欢的面塑。

  

  张倍源现场制作面人(摄影 吴宇婷)

  “既然要做,那一定是要做到最好。”“80后”的张倍源,骨子里带着秦人不服输的倔劲儿,在家人朋友的帮助下,多次前往山西、北京等地向多位面塑非遗传承人学习传统面塑的制作工艺,从和面到捏的技法,挨着又学习了一遍。虽然小时候学过捏面人,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让他的感受更加深刻,面塑在中国是一门古老的技艺,于是也就更加坚定了要创作带有自己特色面塑的决心。

  学是一回事,动手实践又是另外一回事。“刚开始做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控制面粉,和出来的面很黏,跟浆糊一样,只能做出简单造型的面塑。”几经摸索,张倍源研究了一些方子,“面团这个东西非常有意思,多放点盐就硬了,多放点醋就能拉伸了。”多次尝试之后,张倍源终于做出了他满意的面团。

  

  张倍源制作的“哪吒闹海”形象的面塑(摄影 吴宇婷)

  面塑和动漫,毕竟不同,如果融合,还要多下功夫。对此,张倍源表示,所谓“塑”,是一种从文化中提炼出来的艺术,“国画讲‘一墨成画’,面塑讲‘一面成色’。色,就是神态,精气神,是魂,而西方动漫源于雕刻,注重人体和肌肉结构,三庭五眼,这两者之间,是可以互补的。所以,面塑应该是立体的国画。”对于创作,张倍源有着自己的感悟。

  在张倍源的身上,传统和现代融合的恰到好处。他一边学习老一辈的传统技艺,一边保持着年轻人的活力和对新鲜事物的探索的好奇心。“面由心生”,在他的面塑作品中,既有传统的工艺,也有深受年轻人喜欢的色彩搭配、服饰造型等时尚元素。传统工艺的表现手法虽然简单,但每一步都凝聚着手艺人的心血。比如,光是制作面塑的龙骨,就需要挑选原料、浸泡竹片、弯曲造型、加热定型等很多道工序。为了便于别人更好的理解,他会用铁丝代替竹骨,为了使作品颜色更逼真,他用凡士林代替白油。如今,张倍源在西安开了五家店,但却都是用于教学和体验,重在寓教于乐,并不卖作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抱着让更多的人了解面塑的初衷,张倍源还公开了自己的和面比例配方、刻刀制作工艺。当被问及公开配方是否会影响自己的时候,张倍源认真地说道:“我不怕别人学到方法抢我饭碗,反而我欢迎更多的人来学习,去传播老祖宗留下的这一传统手艺。”

  张倍源捏出面塑艺术的新生命,也揉捏进了对生活的美好祝福和希望,他告诉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面塑”的独特之处是因为有坚持,有传承,他现在的愿望就是让更多的人通过一次次揉捏体验,盘活面塑这一古老的传统工艺。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