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团队填补国内水下航行器研发空白

2019-03-05 10:36:16|来源:西安晚报|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西工大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长期从事新型水中兵器和新概念水下航行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等工作,实现了我国远程自主水下航行器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水下航行器技术主要性能国内领先,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团队入选2018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和十大创新人物(团队)。

  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水下航行器的出现,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探索海洋的新大门。自主水下航行器更是凭借能够无人、无缆、自主进入海洋开展工作而被誉为“水下蛟龙”“孤胆英雄”,受到各国高度重视。

  2016年8月,西工大水下航行器团队研发的50公斤级自主水下航行器,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和海上试验,标志着我国在微小型水下航行器方面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拥有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工程化产品,并首次形成了产业化能力。

  50公斤级便携式自主水下航行器工程化技术是一个集技术研究、设备研制与产业化推广相结合的课题。西工大水下航行器团队在研制过程中,先后突破了复合材料耐压壳体结构轻量化设计,低阻、低噪、高稳定性流体动力布局设计,数据、电源、报警三总线开放式模块化设计,高精度自适应定深控制、应急避险舵机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制样机4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授权8项。

  在开展技术研究的同时,团队和天和防务一起积极进行示范性应用和产业化推广,目前已形成了微小型水下航行器技术研发团队,建设了专业化的生产加工和实验场所,具备了小批量生产能力。

  “面对复杂的海底状况,小小的航行器要随着海底地形变化自动调节航行路线,不仅能沉下去不偏航,还能不丢失收得回。”潘光教授介绍,整个团队前后历经多年研发,突破多项关键技术难题,研制成功了系列化水下航行器,包括150mm、200mm、324mm、533mm级别,从设计到生产,所有核心技术全由我国科研工作者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

  它们具有广泛的用途。在航行器的前端搭载声呐设备,利用声呐发出的声波反弹,航行器就可以扫描出水底地貌。搭载其他探测器、摄像头等不同的功能模块,水下航行器就能够实现不同类型的海底探测和水下观测,包括探测海底气象如海水的温度、深度等,观测海底地形、地貌等。除了这些民用用途,这些水下航行器还可以用于扫雷等军事用途,为我国海洋探测、开发和防卫提供了重要装备。

  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前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民教授牵头组建的一支仅有6人的团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有院士、国家教学名师、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各类国家级人才12人次,教师20多名,博士、硕士100多人,已经成为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为一体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为我国军民两用海洋装备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记者 任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