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葫芦变成精美工艺品 陕西潼关七旬老人找到脱贫“宝葫芦”

2019-07-12 18:37:1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吴宇婷|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近日,在陕西省潼关县秦东镇寺角营村,71岁的“葫芦雕刻达人”张志智把葫芦压在腿上,娴熟地雕刻着,不时用手擦着汗水,一件带有“福”字和“寿”字的葫芦工艺品即将完工。

  张志智年过七旬,身体还算硬朗,妻子早年去世,儿媳20多年前得了癫痫病,常年吃药,儿子在外务工,照顾儿媳和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了年迈的张志智身上。71岁,对于很多人来讲,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可这位老党员并未向生活低头。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张志智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在脱贫路上不等不靠,在镇村扶贫干部的帮扶下,经过三年的努力,张志智通过种植花椒、油牡丹、核桃,稳定增加收入。村上又为他在扶贫合作社安排了会计一职,并让他承担给村里书写墙体标语的工作,又有了额外收入。

  2018年,张志智成功脱贫。用他的话说:“没有志气是脱不了贫的。虽然成了贫困户,但不能全依靠政府,要尽最大努力,经营好自己的生活。”

  葫芦寓意着福禄,再加上葫芦多籽,有着祈福家庭兴旺的愿望。三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志智听说合阳、运城有人在葫芦上搞创作,想到自己从小就喜爱书法、绘画,张志智就想尝试着在葫芦上“做文章”,打发一些时间。说干就干,他在自家地里套种了一些葫芦,并将提前采摘储备好的葫芦进行处理加工,结合寓意的主题,开始涂色、雕刻、成型等工序。经过多次试验,一个个葫芦变成了精致的工艺品,成了巩固脱贫的“宝葫芦”。 

  为了掌握更多、更好的雕刻技术,每次合作社分红,张志智都把钱用到葫芦的“投资”上,购买绘画书籍、美术工具、雕刻刀具等,还通过查询电脑等掌握更多的雕刻技巧。张志智在这些葫芦上花尽心思,也下足了功夫。由于葫芦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想要雕刻出精致的工艺品,除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要将镂空、镶嵌、浮雕、烫花、上彩等多种工艺集中到一个葫芦身上,完成一件漂亮的葫芦工艺品,要花去张志智两天的时间。 

  如今,张志智已经雕刻出人物、花鸟、福字等10多个系列的工艺品,这也让他成了名副其实的“葫芦大王”。通过熟人推荐,这些神态各异的“宝葫芦”受到欢迎,有了一定的市场。

  日子有了希望,也多了憧憬。对于未来的生活,张志智表示,自己虽然脱了贫,还要坚持刻下去,要努力让自己富起来。等市场销售稳定了,他想让儿子回来一起雕刻葫芦。在题材上,他准备把潼关元素加上去,创作“潼关人物”“潼关八景”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工艺葫芦,打开致富通道。(文 彭斌 编辑 吴宇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