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大咖“慧”聚一堂齐献策 榆林高端能源化工发展步入“快车道”

2019-09-05 17:00:1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柳洪华|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赵浚喆 郭克强):9月4日下午,在第十四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第十四届煤博会”)期间,中国·榆林国际高端能源化工发展论坛在陕西榆林召开,来自国内外的煤化工领域专家“慧”聚一堂,紧密结合榆林市能源产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前瞻性、专业性、学术性、国际性的分享和探讨,探索榆林世界一流高端能化基地建设新思路、新路径,全方位、多视角探讨世界能源产业演进格局,响应国家能源革命,为推动高端能源化工发展献新策。

论坛会场一角 摄影 赵浚喆

  活动中,榆林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春临介绍了榆林高端能化基地总体规划及榆林建设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总体思路和进展等相关情况。自古以来,地处陕北的榆林人文荟萃,资源富集,开放包容。1988年,国家正式批复建设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20多年来,榆林能化基地构建起以煤油气盐开发为基础,电力、化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建成了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电基地、氯碱基地、煤化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金属镁、兰炭生产基地,成为国家四大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2018年,榆林市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2.4%、5.6%、10.3%,煤制烯烃、煤制甲醇、金属镁、兰炭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7.3%、4.8%、48%和86.3%,榆林已成为全国知名的能源大市、工业强市。

与会人员聚精会神聆听专家的宝贵分享 摄影 赵浚喆

  同时,榆林作为国家级的能源化工基地,对外部环境高度敏感,始终紧盯世界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及时捕捉能源化工行业最前沿的政策和方向,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牢牢把握住转型和发展的主动权。

  李春临表示,本次论坛的举办,体现出榆林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坚定决心和急切心情。截至目前,榆林市正深入实施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发展新战略,与中科院建立全面合作机制,提出了创建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示范区的构想,围绕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和以多能融合大型集成示范基地为核心的产业化示范基地、以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院榆林分院为龙头的科研创新基地、以国科大能源学院榆林分院为基础的科教融合基地“一区三基地”建设,加快榆林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和经济转型,力争把榆林建设成为推动国家能源革命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会上,原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金柱就推进陕北能化基地高质量发展提出“做大规模、做高品质、做新产业、做强业态、做实改革”五个方面的要求;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蔡睿讲解了国内能源革命的主要思路,分析煤化工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并结合榆林实际情况,提出能源革命大背景下的榆林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李永旺为榆林发展提供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作了题为“煤制高端油品发展现状及榆林科技创新研发基地建设思路”的报告。此外,日本高化学株式会社社长高潮结合榆林化工材料发展现状献计献策,就“国际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模式”作了题为“从阿尔朱拜尔看榆林 从沙比克看榆林化学”的主题分享。

榆林矿业集团碳氢研究院参会代表屈世存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 摄影 冯妍

  听完论坛,代表榆林矿业集团碳氢研究院参会的屈世存表示受益匪浅。“听了社长高潮的分享,让我对甲醇的衍生发展和利用有了新的认识和启发。与国际水平相比,榆林碳化学衍生品发展和业态转型升级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我们要学会做长产业链,丰富衍生产品,才能打破资源城市发展‘魔咒’,获得新发展。”屈世存告诉国际在线陕西频道,他还表示,该论坛对本地企业发展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通过学习借鉴论坛上思想碰撞出的火花,能让本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更好地为榆林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榆林市副市长张胜利表示:“一届煤博会就是一次煤炭和高端能化行业的盛会。”从2006年至今,榆林煤博会的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品牌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榆林对外开放的一张靓丽名片,日益承载起陕北对外开放门户、榆林发展“三个经济”、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功能,正在发展成为陕甘宁蒙晋交界重要的专业性展会。榆林正步入高端能源化工发展的“快车道”。

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摄影 赵浚喆

  本次论坛上,“矿井水和杂盐资源化利用项目”“500万吨兰炭循环经济产业链升级示范项目”“烯烃抗氧剂及催化剂生产项目”“3万吨聚乙烯醇精加工项目”“西安旭扬机械制造和机修项目”“榆林煤炭转化基金战略合作协议”等项目签约落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