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件(组)彩陶亮相陕历博
2020-04-09 08:43:20来源:三秦都市报编辑:王菲责编:石丽敏

【中首  陕西】245件(组)彩陶亮相陕历博

【中首  陕西】245件(组)彩陶亮相陕历博

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鸟衔鱼纹彩陶壶

【中首  陕西】245件(组)彩陶亮相陕历博

泉护村遗址出土的花卉纹彩陶瓮

  中原大地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奔流不息的黄河水,肥沃丰饶的黄土地,为史前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给养,也孕育出高度发达的彩陶文明。近日,“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展览正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展览汇集16省、市、自治区36家文博单位的245件(组)彩陶及相关精品文物,是迄今中国博物馆涉及彩陶分布范围最广的一次展示。展览通过渭水流域彩陶发展历程的纵向脉络以及仰韶时代庙底沟文化彩陶的横向切面,勾勒出5000年前中华大地上文化融合、社会一统的壮丽图景。

  “鱼鸟大战”背后的文化融合

  人面鱼纹盆、鸟纹彩陶钵、鸟衔鱼纹彩陶壶……4月8日,记者在“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展览上看到,参展的彩陶上很多都绘有鱼纹和鸟纹图案。“绘制在陶器上的动植物图案是彩陶主人所属氏族或部落的图腾徽记,尤其动物图案更应是图腾。”专家研究发现,鱼纹图案的彩陶多出现于仰韶时期半坡文化遗存中,而鸟纹图案的彩陶则多出现于庙底沟文化遗存中。

  考古资料显示,距今约8000年前后,渭河流域的老官台文化先民就率先在中国发明了彩陶。老官台文化彩陶图案常施于钵、三足罐等陶器的口沿外侧,为一周红彩宽带纹,个别陶器内壁绘有符号类图案。平实简单的构图,显示出彩陶萌芽时期的特点。距今约7000——6000年,以渭水流域为中心的半坡文化彩陶迅速发展。半坡文化彩陶以红底黑彩为主,主要绘制在钵、盆、瓶、罐上,内彩发达,流行宽带、直线、三角等几何纹以及鱼纹、鸟纹、鹿纹、蛙纹、人面纹等图案,尤以充满浓厚意趣的鱼纹和人面鱼纹最为典型。寓人于鱼,不仅反映出半坡先民跟水、鱼的密切关系,而且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手法和神秘的原始宗教气息。

  庙底沟文化发生于陕晋豫三省交接区域,距今约6000——5500年,鸟纹是庙底沟文化彩陶纹饰的重要主题之一,以圆点、弧线等简单勾勒,双翅舒展呈飞翔姿态,由具象写实逐渐变为简化抽象。这种鸟纹图腾延绵至今,可能是中国传统“凤鸟崇拜”的祖源。

  一只水鸟向右侧立,长颈长喙,身披条状羽毛,眼睛瞪得很大,鸟嘴衔住面前一条大鱼的尾巴……这是此次展览中展出的一件鸟衔鱼纹彩陶壶。这件彩陶壶出土于宝鸡北首岭遗址,壶身上腹部绘鱼鸟纹装饰,首尾相逐环绕壶身一周。鱼又粗又长,身披大片的鳞甲,头部两侧还有突出的鳍状物,正在拼命挣扎反抗,头部和身子都翘了起来,鱼身也弯成了弧形,一副被动挨打的模样。“鱼纹彩陶是半坡文化的标志,鸟纹是庙底沟文化,在很多陶器上都能看到鸟吃鱼,甚至是鱼吃鸟的图案,它应该代表的是分别属于以鱼和鸟为图腾的不同部落氏族的斗争。”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王炜林将仰韶时期半坡文化和庙底沟文化彩陶上的这些图案生动地概括为“鱼鸟大战”。北首岭遗址出土的鸟衔鱼纹彩陶壶极为形象地注解了远古时代鱼鸟相战的复杂关系,隐寓着鸟图腾氏族与鱼图腾氏族的争斗。渭河流域的“鱼”氏族与陕晋豫三省交接区域的“鸟”氏族曾东西对峙,双方相互交战,但一时间又难分高下。或许“鸟”部落已在交战中占了上风,它已深入“鱼”集团腹地并发起进攻,由于“鱼”部落此时实力尚存,完全有力量抵御入侵者,“水鸟衔鱼”才描绘成鱼鸟相战、难分伯仲的画面。

  花卉图案彩陶揭示“华族”得名由来

  在五六千年前,渭河流域的“鱼”氏族与陕晋豫三省交接区域的“鸟”氏族,两种文化不断交融,慢慢地鸟纹和鱼纹共同出现在了器物之上。 后来,鸟纹、鱼纹和共生的鸟鱼纹不断被几何化、抽象化,逐渐演变成为“花”的纹饰,并大量出现于庙底沟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之上。

  花瓣纹彩陶罐、花卉纹彩陶瓮……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很多彩陶上都绘有“花”的图案。“绚丽的纹饰多绘于盆、钵和罐的上腹外壁,大多以若干相同单元图案对称、重复排列,构成多元连续带状纹饰,尤其以鸟纹及由圆点、弧边三角等构成的各种花卉纹最具特色。”文博专家研究发现,“鱼鸟”融合,绽放成“花”,成为庙底沟文化彩陶最具代表性的纹饰母题。

  在距今5000年左右,以“花瓣纹”为代表的庙底沟文化彩陶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艺术浪潮,形成以陕西关中为中心,北抵阴山、南至长江、东到大海、西达甘青的“重瓣花朵”式文化态势。中国现代考古学家苏秉琦在《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中认为,“花”与“华”为同音,今日所言之“华人”,实为“花人”,而这里的所谓“花”,放在史前文化中来看就是庙底沟文化的花瓣纹。

  “华山玫瑰燕山龙,大青山下斝与瓮。汾河湾旁磬和鼓,夏商周及晋文公。”这是苏秉琦所作的七言诗,史前考古学文化特征与中国文明的形成发展,都融会在这激情的诗文中了。“华山玫瑰”指的是“源于华山脚下仰韶文化的一个支系,它的一部分重要特征是重唇口尖底瓶和一枝玫瑰花图案彩陶盆”。所谓的“玫瑰花图案”,是庙底沟彩陶上最常见的一种纹饰。“花”最先在庙底沟文化核心区的华山脚下萌发,并在这里形成华夏民族最初的印记。苏秉琦认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分布中心在华山附近,这正和传说中华族的发生及其最初形成阶段的活动和分布情形相像,所以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可能就是形成华族核心的人们的遗存。庙底沟类型主要特征的花卉图案彩陶可能就是形成华族的得名由来,华山则可能由于最初华族所居之地而得名。 (记者 赵争耀)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