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吴宇婷):近日,西安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西安市2019年空气质量及2019年—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情况。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19年,西安市大气环境质量呈总体改善趋势,全年优良天数225天,较2018年增加10天。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中,西安首次整体退出后20位。特别西安是全年优级天数达到了41天,较之历史最好的2018年又增加了10天,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进入全国前30名。
在西安市长安北路眺望,终南山悠然可见 摄影 吴宇婷
逐年增加的优良天数,契合着广大市民的现实观感。比起“雾霾锁城”“自强不吸”的调侃段子,百姓希望有更多的“上有蔚蓝天”,也更愿意拍摄朝阳、晚霞、蓝天……参与朋友圈里最美天空的“摄影大赛”。
大气治理的成绩单之所以提振人心,很大程度就在于其让人直观看到,加大力度的治理可以带来质变。对标《汾渭平原2019—2020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西安制定了《西安市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确定了23类重点工作,74项主要任务,121条具体措施。截至2020年3月31日,列入该方案中的121条具体措施,达到时序进度要求的有113条,占93.4%。
蓝天白云下的大雁塔更“有范儿” 摄影 李欧
2019年—2020年秋冬季,即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间,国家下达西安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天。截至3月31日,西安市PM2.5平均浓度为78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8.2%(国家尚未公布最终数据);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20天,较去年同期减少7天,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人间万事出艰辛,蓝天刷屏背后,是剑指“每一微克”的不懈努力。据西安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梁朝介绍,2019年,西安加大了对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力度。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压减西京水泥产能30万吨;完成“散乱污”企业综合治理771户,实现年度台账内任务“清零”;完成25家工业企业VOCs治理项目和7家砖瓦、铸造企业废气综合治理。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完成居民清洁取暖14.72万户;完成12台燃煤锅炉清洁化改造;完成1544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用地结构调整方面,城区及县城道路保洁机械化清扫率分别达到95.3%和86%;西安全市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95.9%。
2019年,西安累计淘汰高排放老旧车辆54128辆,依法查处打击取缔“黑加油站点”及流动油罐车10起;持续开展露天焚烧、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落实和扬尘污染防治督导检查,查处各类大气污染问题945个,曝光问题261批次。
以蓝天为幕,陕西国际体育之窗拔地而起 摄影 王娜
在应对重污染天气时,2019年,西安较之往年还采取了夯实应急减排的措施。西安市根据生态环境部《指导意见》,将2998家涉气工业企业纳入了应急减排清单,较2018年增加了930家。同时,在修改减排措施时,西安市按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的原则,对涉气工业企业实施了绩效分级,采取了差异化的管控措施,激发了企业自主减排的积极性。
此外,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也是西安市去年应对重污染天气的一大创新举措。梁朝介绍说:“当预测到未来大气扩散条件转差、空气污染程度持续加重时,提前5—7天向相关成员单位发布紧急管控指令,对全市除抢修抢险外的建设、出土、拆迁等施工单位及建筑垃圾消纳场等易产生扬尘的场所停止涉土作业,要求燃煤、水泥等企业在实施超低排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一定量的污染物排放。”
丽日蓝天下的西安港 摄影 李欧
近期,西安市生态环境局将突出抓好扬尘污染防治,并提前做好应对夏季臭氧污染及“冬病夏治”相关工作。梁朝说:“我们还要继续发挥科技治霾的主导力量,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运用,依托西安‘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大数据分析、调度作用,逐步实现‘人防’向‘技防’转变。”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西安将坚决打赢西安蓝天保卫战,持续刷新天空“颜值”、提升城市“气质”,让人们看到更多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为广大市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