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 新作为 文明花香漫秦东——渭南市稳步推进“创文”工作侧记
2020-05-26 13:43:38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王菲责编:石丽敏

新征程 新作为 文明花香漫秦东  ——渭南市稳步推进“创文”工作侧记

  渭南持续开展“斑马线上我文明”“周三文明礼让日”等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如果将一座城市比作一位曼妙佳人,那文明无疑是她最美丽的华服。

  2018年,渭南市启动了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此后,随着各项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理念渐入人心。今年初,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渭南市10多万名志愿者更是冲锋在前,充分展示了战“疫”中的文明力量。疫情缓解之后,渭南市又连续推出多项重磅举措,进一步把文明理念融入市民生活,让秦东大地处处弥漫着文明的花香。

  逆行而上,志愿服务汇聚战“疫”力量

  5月3日,高翔终于回家了!

  1991年出生的高翔是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人。1月29日,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条视频:“早上刚刚睡醒,有了一个想法,去支援武汉,去建火神山医院。就算搬一块砖也是尽我的力。”

  当天,高翔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收拾好行李,只身一人驾车前往武汉,成为一名志愿者。起初,他是在红十字会服务点当搬运工,干了10多天后,因为需要搬运的物资慢慢减少,他又开始开车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后来,他还先后当过调度员、采购员……4月初,高翔在当志愿者期间不幸骨折,社会各界纷纷为他伸出援手,直至5月3日他才出院回到家乡继续休养。

  曾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冒如此巨大的风险前往武汉。高翔回答:“其实,一切的‘为什么’最终都可以汇成一句话——因为被需要。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在渭南,像高翔这样投身战“疫”一线的志愿者,多达10多万人。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越是在紧要关头,越能体现出志愿服务的价值。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在渭南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下,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挺身而出,踊跃争当志愿者,最终,汇聚成了这座城市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公益宣传,文明理念融入市民生活

  在城市按下“重启键”之后,很多重新走进餐厅的渭南市民惊讶地发现,公筷公勺已经变成了餐桌上的必备品。

  “疫情虽然缓解了,但防控力度不能减。为了有效防范和减少交叉感染及食源性疾病传播,倡导健康、文明的用餐方式,3月下旬,我们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筷公勺公益广告宣传活动。”5月20日,渭南市委文明办主任李军强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渭南市不仅通过报纸、电视、网站、公众号等渠道制作、发布了大量“使用公筷公勺 倡导文明用餐”的公益广告,还在各餐饮场所摆放了许多文明用餐提示牌,并积极做好餐饮行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公众文明用餐,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在多数市民已经充分认识到使用公筷公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些人去餐厅吃饭还会自带餐具。”

  在此基础上,4月中旬,渭南市又启动了“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公益广告宣传行动,主要围绕绿色环保、健康生活、文明行为、良好心态等6方面内容展开。目前,全市已在主次干道、公园景区、公共广场、社区小区、学校等新设置公益广告1800多处,运用出租车、公交车、沿街商户的电子屏刊播主题公益广告宣传用语50多万条次,使文明健康理念逐步融入市民生活。

  整治乱象,坚决向不文明行为说“不”

  “同志,为了您的生命安全,请您务必佩戴安全头盔。”

  “同志,无论您是驾车还是乘车,都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4月下旬以来,这是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临渭大队二中队民警苗珂执勤时说得最多的话。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全市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事实上,自“创文”工作开展以来,渭南市始终将整治交通乱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针对车辆乱停乱放、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骑摩托车不戴头盔等不文明行为,重拳出击、严厉查处。今年截至5月20日,全市已累计查处机动车乱停乱放2.9万起,机动车不礼让行人1607起,行人交通违法499起,骑乘摩托车不佩戴安全头盔1232起。

  另外,为了营造良好健康环境,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今年以来,渭南市还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深入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每天都有戴着红袖章的党员志愿者,或弯腰清理路面垃圾,或用小铲子清除墙上野广告,或用消毒液对沿街垃圾箱进行消杀……

  “今年是‘创文’工作的综合测评之年。下一步,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以更实的举措、更硬的作风、更大的力度抓好整改工作,坚决打赢这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为全市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障和强大精神动力。”李军强说。 (文/图  记者 姚志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