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洛川:全方位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06-17 18:00:5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石丽敏

【A】陕西洛川:全方位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航拍洛川县永乡镇苹果矮化密植园果农劳作场景  供图   洛川县融媒体中心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近年来,洛川县不断提升苹果产业种植规模,64万亩耕地中,苹果种植面积就达53多万亩。2020年,洛川苹果总产量达95万吨,综合产值将突破百亿元人民币。

  苹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随之也带来果树老化、市场对果品品质需求高等问题。为此,洛川县委书记王明智,洛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继东多次和果业部门商讨、下乡调研,想办法,谋出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3月16日,中国共产党洛川县第十七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共洛川县委、洛川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此,洛川县在前生产和后整理方面将同时发力,通过全面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主体、新装备的发展思路,打破传统经营理念,强化老园改造提升,融合发展相关产业,全面提升果品产量质量和后整理装备水平,实现“前生产增产提质,后整理增值增效”,推动洛川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A】陕西洛川:全方位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洛川苹果 供图   洛川县融媒体中心

  “矮化密植”成为果业发展新方向

  洛川作为老果区,目前正处在转型发展、结构调整和现代果业建设的历史交汇期,要提升果品质量、品牌价值,促进效益发挥,使苹果产业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得到有力提升,就必须倒逼生产进行标准化管理,形成全产业链互动升级。

  2018年,洛川县开始大力推行种植矮化密植园,但遇到不少困难。

  “把老果园挖了?这肯定不行!”洛川县阿寺村果农李鹏飞很是气恼地说道。和李鹏飞一样,同村98%人的都不同意挖老果园。因为重新种植苹果,投入大、见效慢,还要花时间和精力管理,意味着前几年基本是只砸钱不见利的。

  为了抢抓有利机会,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镇村党支部多次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商讨,并带着村民外出参观学习。

  “当得知一亩苹果的毛收入比以前高几倍时,参观学习的村民开始动摇了,尝试建新园种新果。”永乡镇党委书记李新锁回忆着说。

  一场如火如荼的农事更新开始了。

  2019年春天,李鹏飞的果树抽出了新芽,他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以前对矮化密植不是很认同,不愿意尝试。出去学习以后,我的思想观念也改变了,就希望种好苹果卖高价钱。”李鹏飞说,“相比传统乔化果树,新品种矮砧苹果,果树成型早、结果早、丰产早,产量也较以前高出好几倍,结出的果子却又大又多,3年可挂果。”

  更让李鹏飞高兴的事情是,高纺锤树形节省了近80%土地,为以后实现水肥一体化和机械化作业打下了基础,这样就可以在管理中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了。

  阿寺村的矮化密植园只是洛川县老园改造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果园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残园、败园、老园的现象越来越多,阻碍了洛川苹果提质增效,以矮化密植栽培模式作为转型升级成为了新的切入点,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洛川县矮化密植果园达到乡镇全覆盖,种植面积累计达到7.2万亩。预计在2020年底,洛川县全县高标准建成矮化密植元10万亩。

 打破“我的土地我做主”的经营理念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优果率低、物资采购和机械运作成本高……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分散经营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建园标准。可是,打造高标准的矮化密植园,对于自然条件、管理技术、栽培条件都有较高的要求,仅靠单打独斗,规模做不大,难以抵御市场风险,能够发家致富的有几个?那么,苹果产业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农民的经营理念需要怎样提升?

  2019年,洛川县苹果产业改造升级的脚步加快,洛川县风栖街道办谷咀村作为县城周边的优质产区,挖改老园、打造标准矮化密植新建园成为必然趋势。

  风栖街道办、谷咀村两级领导干部带着果农经过多次走访调研,决定打破以往“分田到户”的经营模式,开始整合土地,规模化经营,“融合”家家户户地界间的“分水岭”,既避免土地浪费,又减少民事纠纷。

  据了解,谷咀村有73户243亩土地参与了这种经营方式,在苹果种植前期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中期统一灌溉、防治病虫害,后期统一协调对接市场,分片区对果园进行实时管理,每个区域都有各自的主管,指导农户在适宜集约化经营时进行农事耕作;同时,在疏花疏果、套袋采摘等适宜单家独户劳作的时节,则由自己单独经营。

  “以前零散的土地,不方便灌溉和大型农机具工作。现在,建设高标准农田,重新调整划块,配套灌溉设施,可以更好地推进农业机械化。”村民党永安指着石杆上自己的名字说,“从这里开始是我的果树,一亩地可以栽植101颗果树,我7亩地就有700多颗果树。”

  谷咀村党支部书记党选民接着解释道,他们把这种果树栽植方式叫做“以株代亩”,不再通过传统的亩数来划分到户,而是通过具体的果树株数来代替亩数,这离不开农民经营理念的转变和村集体作用的发挥。

  除了农户自发的集约化经营,洛川县在推动生产组织方式变革上还大力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苹果专业合作社等现代经营主体,积极推动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苹果专业合作社和小农户等多元化融合发展,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的果业产业化联合体。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并不是简单的修枝剪叶、提高优果率、多建几座冷气调库和一味追求发展智慧果业,而是要融合发展相关产业。

  2016年,洛川县围绕“以产业促旅游,以旅游养产业”的发展思路,不断推进苹果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相融合,依托洛川会议旧址和“第一棵树”保护开发,通过对李新安故居、旧城墙遗址、传统建筑、古槐树等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挖掘苹果文化、黄土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资源,以苹果产业为基础、苹果文化为载体、苹果交流为核心、“旅游+互联网”为渠道、果农增收为目标,规划投资3.8亿元人民币,将阿寺村打造成“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收、冬赏雪”的“中国苹果第一村”。

  如今的阿寺村,苹果种植、采摘、旅游观光、饮食住宿、门面商店等都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好渠道,也成了全县苹果产业因果文旅融合带来更高附加收益的缩影。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小村庄,竟然一举成为‘网红打卡地’,苹果价格也因村子名气逐年递增。”村党支部书记李保艮说。

  尤其到了每年的金秋十月,当红彤彤的苹果挂上枝头,洛川的旅游旺季也如约而至。

  仅仅四年间,原来的小村庄已不复存在,大片大片的果园不断更新换代,果品品质不断提升,果农口袋不断充实,昔日只能守着果园增收的村民,也发展起二三产业。

  “遇到旺季,一户农家乐一天至少能赚3000元人民币,现在村上还引进企业,修建了福康拓展训练基地,可以体验真人CS、野地摩托车、‘网红’秋千等游乐项目,引来了周围县区的人游玩。”永乡镇副镇长高乔宇说。

  不仅在阿寺村,洛川县积极推进果旅融合,还建成了中国苹果大观园、京兆万亩观光采摘园、谷咀苹果创意园、旧县洛阳观光采摘园等苹果旅游创意园区,联合旅行社推出了集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苹果之都、休闲胜地”系列旅游产品,全方位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供稿 洛川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冯妍)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