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强、产业优、乡村兴 “十四五”遇见新陕西
2021-01-28 09:11:3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记者 柳洪华):1月26日上午,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西安开幕。陕西省省长赵一德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中提到,2020年陕西实现生产总值2.62万亿元人民币,“十三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28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一项项数据不仅证明了陕西发展成就的含金量,也让社会各界对陕西“十四五”有了更多期待。  

(有修改)创新强、产业优、乡村兴 “十四五”遇见新陕西

  西安高新区内的高科技企业  供图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

 创新强

  核心地位要坚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对于陕西而言,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做强创新平台,共享创新资源,彻底解决产业链与创新链、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

  作为科教资源大省,陕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2021年要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布局建设空间分布上集聚、功能方向上关联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

  在2020年,陕西加快推进“1155工程”,开展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启动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500亿元人民币,加强创新、力促转化方面成果颇为丰硕。

  2021年,陕西省实验室,国家分子医学转化中心、西安科学城等创新载体建设提上日程;西部科技创新港、翱翔小镇、大学科技园等被赋予新使命;领衔专家制、科研经费包干制等制度试点施行……这些与做强创新平台、共享创新资源相呼应。而在解决“两张皮”问题上,陕西提出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上,聚焦原材料、基础零部件(元器件)、整机和配套产品等重点环节;在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上,聚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工程等关键环节;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形成领军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  

(有修改)创新强、产业优、乡村兴 “十四五”遇见新陕西

  神华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成为当地能源化工产业代表之一 摄影 李晓曦

  产业优

  实体经济是根本

  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是关键。

  以“一五计划”中的24个重点项目为“本钱”,陕西奠定了工业产业的发展基础,而随着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十四五”期间要以实体经济为根本,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转型升级为重点,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打造万亿级先进制造、能源化工、文化旅游和战略新型产业集群。

  面对这样的五年规划目标,需要有“一招致胜”的开局思路。陕西提出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精心打造重型卡车、煤化工、集成电路、光伏发电、电子显示等重点产业链;持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快机械、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积极法扎安医药、富硒食品等特色产业。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动力源,推动经济从传统增长动能向新动能交替转换,关中、陕南、陕北一盘棋的陕西产业格局渐次展开。  

(有修改)创新强、产业优、乡村兴 “十四五”遇见新陕西

 陕南乡村与生态产业完美融合 摄影 吴宇婷

  乡村兴

  各项政策有过渡

  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是2020年的大事之一。陕西省针对“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突出问题,落实“人盯人”“一对一”举措,18.34万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十三五”期间,陕西28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预计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692元提高到12491元。

  贫困户的房子新了、工作有了、收入高了、日子好了,但帮扶政策还不能一撤了之,“扶上马再送一程”的过渡期至关重要。

  政策不能减,干劲不能松。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加强贫困地区产业帮扶,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强化异地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高本地人口就业,等等,一揽子政策措施,不仅给刚脱贫的贫困户吃了“定心丸”,也避免了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出现真空断档。

  具体在乡村振兴行动上,陕西省将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接二连三”;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打造一批美丽宜居示范镇村;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从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到共同富裕一个也不掉队,乡村振兴新征程已经开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