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农科“密钥”打开农民“致富宝盒”
2021-09-17 11:29:5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走出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无论是来到陕北高原的沟沟坎坎上,还是徘徊在陕南茶园的山巅上;无论是雨量充沛的中原地区,还是大西北的干旱地带……只要有农作物的地方,就一定能见到来自杨凌的农科专家。

  他们一个个像行走乡间的“农业医生”,常年奔波在祖国大江南北为农业“把脉问诊”,哪里需要农业技术,哪里就有他们来过的足迹。

  用农业科技助推农民增收致富,杨凌示范区矢志不渝、奋勇向前。特别是近年来,杨凌围绕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将示范推广与科技扶贫紧密结合,坚持立足陕西、面向有扶贫任务的中西部省份,重点在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建立科技示范推广基地,打开了农民的“致富宝盒”,为助力全省、全国脱贫攻坚贡献了“杨凌力量”。

  解锁中药材发展“密码”

  打开田永强的微信朋友圈,每天都能看到他在里面宣传自己的中药材,黄芪、当归……不同的中药材有着不同的包装和价格,一张张发往全国各地的快递单号里,书写着田永强的奋斗人生。

  田永强是宁夏隆德县葆易圣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前不久他正忙着为客户包装产品。提起田永强发展中药材产业,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田永强早些年种植中药材,因为没有配套的种植技术,产品销路不佳,效益始终展现不出来,公司发展也不景气。如何提高中药材种植效益,成为他迫切想要打开的“枷锁”。

  为提高效益,2016年,田永强前来参加农高会。新型农业机械在展会上的亮相,使得他对展会充满了兴趣和期待。因此,他毅然决定带着自己的产品登上“农高会”。一次参与,田永强就成了杨凌“农高会”的铁杆“粉丝”。

  2018年,在杨凌示范区科学技术局的支持与指导下,葆易圣药业被杨凌示范区认定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田永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杨凌的农科专家经常到基地进行指导,张跃进教授便成了田永强的常客。在张跃进的指导和帮扶下,田永强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形成了产、学、研有效结合的良好局面。目前公司采用“公司+基地+科技+农户”模式带领当地群众种植中药材5500亩,帮助当地农户解决药材种植的技术难题和销售难题。

  标注在秦岭腹地的“杨凌基因”

  去年四月份,一种新式魔芋种植方式——“魔芋营养基质袋栽培”在秦岭腹地、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老庵寺村展开。一行行形似白色“枕头”的基质袋整齐有序地摆放在田间,杨凌农业科技助力老庵寺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序幕由此展开。

杨凌农科“密钥”打开农民“致富宝盒”_fororder_图片20

马新世在大棚里工作 供图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宣传部

  “这些小枕头里存放的是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经过精量计算和严格调配,能增强作物长势、提高产量。”派驻专家、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负责人马新世说。

  据了解,有机营养枕是一种碳基营养肥,又被称为“森林土壤”,不仅能有效保护土壤,还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传统魔芋种法,依靠土地种植,农产品产量低、质量不高,“魔芋营养基质袋栽培”技术将魔芋直接种在营养基质袋中,种植出来的魔芋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还能预防软腐病和白绢病的发生。

  近年来,杨凌针对柞水县特有的地域环境,大力实施“魔芋营养袋式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通过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将这项栽培技术在农户的土地上做全新的试验示范,并通过杨凌派驻的专家面对面传授、手把手帮扶,有效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穿越山间的“茶博士”  致力茶农增收

  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高山茶园,放眼望去,漫山的茶树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茶学系主任、陕西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余有本常年穿梭在茶园中。在当地人眼中,余有本是有名的“茶博士”。病虫害防治到茶园规划再到品牌包装、销售等,他都精通,为当地茶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宁强县地处秦巴大山交汇处,种茶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越,是全国少有的高山绿茶产区。因为当地茶农不懂技术,茶园疏于管理,茶树老化严重,导致大部分茶农放弃茶园管理,茶产业荒废。

  2006年,余有本将种茶技术带到当地,破解了当地茶产业发展困境。余有本从茶园管理入手,对老化茶树进行改造,对老旧品种进行更换,使当地茶园面貌焕然一新;在当地推广先进的绿茶加工工艺,提出发展红茶产业等举措,为当地打开了“茶+”新模式,拓宽了茶农增收致富的路径,使当地茶叶产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征程。

杨凌农科“密钥”打开农民“致富宝盒”_fororder_图片21

余有本(左)查看茶叶生长状况 供图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宣传部

  宁强县高寨子街道办肖家坝村茶农罗天友在当地一家茶企务工,负责茶园除草、施肥、排水、绿化、精修管理等工作。罗天友将自己的六亩土地流转给茶企后,每年流转费能拿到3600元,加之在园区务工每年能拿到五、六万元,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

  放眼祖国辽阔的农田,像张跃进、余有本、马新世这样常年扎根田间地头,助农丰产增收的杨凌科技传播者还有很多。多年的探索发展,让杨凌农业科技成为支撑农户丰产增收的一座“智库”。仅在过去的“十三五”期间,杨凌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700多项。在过去的一年里,杨凌就面向旱区开展农业科技培训527场次、培训农民4.6万人次。截至目前,杨凌已累计培训超过50万人次,全国累计23个省市自治区、116个地市、274个县区的16299名学员获得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这些有着杨凌农业科技的技术员们,深入到祖国的大江南北,为当地农业生产贡献着杨凌科技力量。(文/图 耿苏强 王朝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