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用绿色科技助力北京冬奥会
2022-02-08 15:08:28来源:中国日报网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于2月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 筑梦冰雪,同向未来。

  水立方14天智能转换为冰立方、手持火炬实现零碳排放、秒级精准气象预报……

  在本届冬奥会科学办赛的过程中,一项项新成果得以应用,为冬奥披上一层酷炫的“科技色彩”。

  在全球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用科技手段助力疫情精准防控,保障赛事安全运行,是筹备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助力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刘闯和他的创业团队应用新技术、新产品,为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部署了一套疫情防控的系统,搭建疫情防控人脸测温平台并建设了各种数据功能模块,形成了智慧防疫多维指挥的实战平台,为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提供防疫支持和保障。

  一、身份核验测温一体机

  本届北京冬奥会中,刘闯和他的创业团队设计的身份核验测温一体机是重要的身份识别和测温设备。该设备采用近红外活体技术,搭配热成像测温模块,可以快速、高效完成人员身份比对和体温测量,并且识别数据还将同步上传到后台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整合管理、分析。同时,固定式身份核验测温一体机还与各城市健康码及核酸检测结果进行匹配,在测温过程中实时查询健康码信息,进一步对参赛人员及观众进行精准管控。

  针对冬奥防疫情况,刘闯团队在闭环管理圈内、外按照闭环区域的特点及要求,采用固定式、移动式身份核验测温一体机两种不同的防疫设备来达到疫情防控目的。在闭环外这些流动性场景,如在高铁、高速等出入卡口,主要使用移动式身份核验测温一体机对过往人员进行测温筛查,无接触且能实现快速测温、高效通行;在闭环内的固定场所,如签约酒店、竞赛场馆出入口、主要卡口等,主要使用固定式身份核验测温一体机对参赛人员及观众进行红外体温筛查、验证和安检。如出现体温异常情况,设备将自动告警提示管理人员进行二次测温筛查。

  在涉及到外籍人员的场所,身份核验测温一体机配备了护照自动识别登记功能。

  二、智慧防疫多维指挥实战平台

  与身份核验测温一体机相配合的是刘闯团队部署的智慧防疫多维指挥平台。为了实现提前预警、有效预防、可溯可查、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目标,该平台搭建疫情防控人脸测温平台并建设了各种数据功能模块,同时对接各类涉医平台和疫情相关数据接口,构建市级统一大平台,实现职能部门间的数据共享。

  平台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数据研判平台、数据可视化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在北京冬奥会期间,该平台能够快速完成疫情流调,为张家口赛区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的疫情防控提供了技术保障。

  此外,现就职于航天科技集团一院15所的我校校友赵劲彪作为冬奥会开幕式地面舞台保障负责人,承担了冰立方及五环展示环节的设计与施工。

  其中,奥运五环标志的展示,是奥运会开幕式重要的一个环节。据悉,本次奥运五环长达19米、高8.75米,重达3吨,厚度却仅有35厘米。五环依靠鸟巢上空仅有的两根威亚,稳稳升起悬挂半空,最后又要缓缓沉入舞台之下,下落时摆动幅度不超过7.5厘米,升降精度需要控制在毫米级。

  面对对重量和精度要求都非常苛刻的设计方案,赵劲彪自去年5月进驻冬奥项目组,从沟通设计、督促生产、确定施工、评审方案到设备测试,每一个环节他都反复推敲,并将航天结构设计方法及航天系统工程的管理模式应用于项目当中。

  经过反复计算与实验,赵劲彪与团队一方面为五环更换了新材料,使得五环重量约为3吨,厚度仅35厘米,骨骼为铝合金,既坚韧又轻巧;另一方面又精准确定吊点,实现了高空威亚平稳吊起五环并升到预定高度。

  开幕式当晚,近3层楼高的冰立方拔地而起,随后在激光与音乐的烘托下,奥运五环“破冰而出”,与五星红旗交相辉映,惊艳世人!赵劲彪难掩激动地说,“作为航天青年,我要尽自己最大可能在这个舞台上提供支撑,让中国在世界绽放光芒。”

  西工大校友企业河南泛锐复合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河南泛锐”)是本届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外壳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温部件配套商。河南泛锐用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制备技术助力完成的冬奥火炬外壳高温部件,具有“轻、固、美”之特点,不仅解决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应用瓶颈,实现了火炬外壳在高于800℃的氢气燃烧环境中正常使用,而且破解了火炬外壳在1000℃高温制备过程中起泡、开裂等难题。这些耐高温轻量化材料的使用,都是对“绿色冬奥”和“科技冬奥”的理念的充分践行。(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