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6月13日在西安启幕
2022-06-13 08:58:58来源:西安晚报编辑:王菲责编:高岗

【中首 陕西 图】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6月13日在西安启幕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20613083626

  6月12日,易俗社文化街区秦腔大戏《游龟山》吸引了不少市民顶着烈日来看戏 。

  千年古都,喜迎八方宾朋;秦腔艺术,唱响时代赞歌。今晚,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将正式在西安拉开大幕,一场持续至6月24日的秦腔盛宴火热唱响。

  未来近半个月,来自西北五省区的专业院团、优秀剧目、秦腔名家齐聚,将让大秦之腔响彻古城的剧院殿堂、公园街巷。作为东道主的古城西安,也已准备就绪——赤诚浓烈的秦韵秦声,将在这片土地上,让古调唱出新声,让传统绽放光华,更通过“秦腔的盛典 人民的节日”主题,点燃全民参与的激情与热情!

  秦腔,与西安情缘甚深

  秦腔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被誉为“中国梆子戏鼻祖”,是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保护和传承项目。

  而对于许许多多的普通人来说,秦,是地域的表达;腔,属声乐的渊源。从八百里秦川到千里陇原,从宁夏平原到青海湖畔,秦腔豪迈、粗犷的腔调回荡在大西北的天空,积淀在西北人的血脉中,它是祖先在基因中留下的印记;是从古至今相传不忘的情怀;是西北人共同的乡音;更是许多人人生相随的情感牵绊。

  在秦腔流传的地域之中,西安可谓十分特别的存在——这座古城,是中国戏曲和秦腔艺术的重要发源地,见证了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为秦腔重镇,西安拥有易俗社、三意社等秦腔百年剧社,被誉为“秦腔学府”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同样坐落在这片戏曲沃土之上。穿越时光,西安的秦腔艺术因名家辈出、名角云集闻名四海,这座古城,也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在秦腔保护、创新性发展、人才培养、院团改制等多方面,为秦腔的赓续传承不断蓄力。

  在西安,秦腔是属于殿堂的,更是属于百姓大众的。古朴厚重的西安城墙下,总能听到一声声高亢激越、荡气回肠的秦腔,百折千回的小巷中,悠远绵长的秦音总在不知不觉中就灌入耳中。“吼一声大秦腔,吼一声大秦腔声声豪放。大秦腔柔情断肠,人生的舞台粉墨登场,生旦净丑都是咱老百姓形象……”正如这句歌词所言,秦腔,是西安人写照,想要真正了解西安这个城市,就一定要去探访一番与这个城市水乳交融、血脉相连的大秦之腔。

  西安与秦腔,情缘深长,作为我国秦腔领域的国家级艺术盛会,中国秦腔艺术节也已是第三次来到西安——中国秦腔艺术节此前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其中首届和第五届都是在西安举办。在日前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新闻发布会上,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孙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西安再次承办中国秦腔艺术节,西安各界倍感使命光荣,为我们打造秦腔艺术品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盛会,让艺术为大众共享

  一场属于秦腔的盛会,有艺术剧院中的繁花盛开,更有沉浸于人民中的同乐共乐。

  剧目展演,是历届秦腔艺术节的重头戏,本届秦腔艺术节也不例外。据悉,本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期间,将有大量剧目登陆西安易俗大剧院、西安广电大剧院、渭南大剧院、宝鸡大剧院等剧院,让观众一饱眼福。演出剧目中,既有《三滴血》《火焰驹》《玉堂春》《穆桂英大破洪州》《狸猫换太子》《谢瑶环》《杨门女将》《赵氏孤儿》等西北各秦腔院团久演不衰的传统经典,也有《诗圣杜甫》《秦楼案》《许铁堂》《祥云楼》等新编秦腔历史剧,更有《骄杨之恋》《情怀》《肝胆祁连》《红梢林》《湟水河畔》《惠中权》《在绿色原野上》等近年来创作的紧贴时代脉搏的现代戏。

  为了更加凸显“秦腔的盛典 人民的节日”这一主题,让广大戏迷参与其中,秦腔艺术节期间,数十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以及基层秦腔院团的优秀演员将在易俗社文化街区、西安城墙等地,与广大戏迷零距离互动,为戏迷奉献精彩的文化惠民演出。此外,多场“戏曲进校园”活动将让秦腔艺术在校园唱响,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大秦腔的美妙。

  秦腔艺术节期间,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高峰论坛将特邀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莅临古城,畅谈秦腔艺术创新的发展;“西演杯”戏迷群英会活动已先期启动,眼下赛事正酣;首部秦腔3D电影《三滴血》将在艺术节期间首映,让广大观众一饱眼福……同时,此次中国秦腔艺术节将充分使用“线上+线下”的实施模式,让大量参演剧目通过“云剧场”“慢直播”等平台进行线上展示,让“秦声秦韵”响彻五湖四海。

  心声:百姓与名家共同期待

  伴随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开幕时间的临近,各地院团的参演和筹备工作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连日来,包括诸多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在内的秦腔领域名家名角,纷纷在接受采访时,“表白”着自己对于本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及在西安“大舞台”演出的期待。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窦凤霞说:“我是一个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戏曲演员,深知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情感,在新的时代,我们更需担负起传承的责任,守正创新,出好戏,把我们的秦腔艺术发扬光大。”秦腔、陇剧“两门抱”的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雷通霞则表示,中国秦腔艺术节,为秦腔艺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展示平台,希望更多观众和戏迷关注这届盛会。

  中国秦腔艺术节的热度,也让“秦腔”成为眼下西安城里最火热的话题之一,许多市民网友在网络平台展开热烈讨论:“期待秦腔艺术节,可以集中欣赏好多本戏,现场看到喜欢的演员!”“以前觉得秦腔一句也听不懂,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听懂了,也听进去了,渐渐地就喜欢上了秦腔。”“最近西安举办秦腔节,真是一个好消息!让我们又能看到精彩的戏剧表演。希望能有这个机会,去观赏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大餐!期盼!”“秦腔是秦人的精神食粮,听了秦腔,肉酒不香。高兴了唱快板,烈性炸药一般震破天,痛苦了唱慢板,悲悲切切让人怜。以前喜欢那带有唱词的折子戏,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喜欢秦腔的曲牌,像《柳生牙》《永寿庵》里面板胡响起的瞬间,就能感受其中的悲欢苦乐。”

  在一条关于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的新闻留言板上,西安市民杨晨的留言,获得了许多网友的点赞:“生活在西安,就算你不是秦腔的忠实听众,但成长之路的BGM肯定有秦腔相伴。无论是在家乡的戏台上,长辈们的收音机里,抑或是城墙脚下,环城公园里……每个西安人的秦腔情缘不尽相同,却又共通共融。这是这方土地上最容易引发的共鸣,也是这片天空下,最能代表秦人品格的主题曲。时代在变,岁月留下经典,希望这大秦正音永远余音绕梁,存在于乡野和城市里,也始终指引乡党们,热爱生活,热爱这片土地,不断续写我们每个人的秦腔情缘。”(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欢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尚洪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