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记者 张雨晨):“工艺标准的制定不是‘写条款’,而是‘用数据讲故事’。故事讲圆了,标准就成了行业共同语言。”宝钛集团科技部主任冯军宁的这句话,道出了这家中国钛工业领军企业的制胜密码。在高端钛材领域,宝钛集团正通过科技创新与标准制定的双轮驱动,从全球钛材的“供应商”蜕变为产业规则的“定义者”。
宝钛集团科技部主任冯军宁接受采访
钛金属是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医疗及3C工业的关键材料,在国家经济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全球高端市场的激烈竞争,宝钛集团的目标远不止于提供优质材料。
近年来,宝钛集团将科技创新视为核心引擎,目标直指建设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着力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壮大、科研创新引领全球、数字智能协同落地、人才支撑强劲有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构建完善的质变。这一宏大愿景具体到生态构建上,就是要贯通“宝钛标准—中国标准—国际标准”三级跃升体系,将技术优势固化为持久的产业话语权。
截至2025年7月,宝钛集团累计主导制定钛领域各类标准295项,其中“十四五”期间贡献了全国新增钛材标准的60%以上。“这295项标准构成了全球钛产业的‘操作系统’。”冯军宁比喻道,尤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2022年发布的ISO 23515《钛及钛合金命名系统》——这是宝钛代表中国主导的首个钛领域ISO基础标准,一举解决了各国牌号命名的纷争。“它标志着中国在国际标准顶层设计实现零的突破。”冯军宁语气中带着自豪。
冯军宁表示,更令人瞩目的是宝钛集团将“双碳”基因注入标准体系。企业率先制定《钛锭熔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海绵钛和钛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国家级标准,开创性地把碳排放核算、产品碳足迹等要求写入技术规范。“我们让每项标准都承载绿色发展使命。”冯军宁介绍道,这些突破使宝钛集团获评“钛锆及其合金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其标准体系已覆盖从材料命名到碳管理的全生命周期。
宝钛集团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高标准体系建设已成为驱动宝钛集团跃升的核心动能。在市场竞争维度,标准成为打开国际高端市场的“金钥匙”,助力宝钛集团满足航空巨头对性能的极致要求,稳固全球供应链标杆地位;在技术创新维度,标准为企业研发绘制精准“路线图”,引导资源聚焦关键技术突破,并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保持技术前沿敏锐度;在战略话语维度,主导标准意味着掌握行业“话语权”,极大提升宝钛集团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影响力,推动企业从“产品输出者”向“规则制定型世界级领军企业”跨越。
“下一步,我们要把标准嵌入AI原始系统。”面向未来,冯军宁描绘着蓝图,宝钛集团的“战场”已延伸至数字维度:通过区块链技术,让每克钛材自带不可篡改的“出生证明”和精确的“碳基因”。这意味着从熔炼到成型的全流程数据将实时上链,为航空航天医疗等高端领域提供可追溯的质量信任基石。
从追赶标准到定义规则,从材料供应商到系统构建者,宝钛集团用295项标准编织的产业“操作系统”,正将中国钛工业推向全球价值链顶端。正如冯军宁所言:“当标准成为产业共同语言,中国制造的故事就有了世界听众。”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