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领导干部带头植树(代红玉 摄)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代红玉):挥锹挖坑,扶直苗木,培土浇水……3月10日,西安市长安区鸣犊街道片林绿化区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西安市长安区300余名领导干部亲手种下一株株树苗,为长安区逐梦“绿富美”,打响了“增绿战”。
“四大工程”推动生态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全面启动区域三年增绿行动,西安市长安区大刀阔斧实施包括西沣路景观改造工程、片林绿化工程、环山公路绿化提升工程、城市公园建设工程在内的“四大工程”,推动生态建设。
植树现场(代红玉 摄)
“鸣犊街道片林绿化区属于片林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鸣犊街道的河道原来受过污染,周边土壤质量较差,植树既可以改善环境,也可以改善土壤。”西安市长安区林业局局长关生才介绍说,长安区的植树绿化行动3月初便已开始,当日领导班子带头行动,希望能为实现三年增绿目标营造良好氛围。
据了解, 今年全长安区绿化将着力完成浐河、魏寨、鸣犊段约1500亩的生态片林建设,环山路长安段45公里的改造提升工程,以及潏河湿地公园建设并适时向市民开放。全区将增加市政公共绿地面积100万平方米,企事业单位和居住区增加庭院绿地面积3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达到44.9%,以大手笔“增绿”推动“城市变景区”的长安实践,推进“全域旅游”新景观建设。
“六张牌”彰显“全域绿化”
长安区唐诗千书林(代红玉 摄)
此外,西安市长安区还打出包括秦岭保绿、城市插绿、河流添绿、路网植绿、台塬披绿、村庄环绿在内的“六张牌”,努力打造“美丽西安、绿色家园”,呈现长安区和全陕西省生态文明新高地,促进区域快步迈向“绿富美”。
西安市长安区在秦岭深山,扎实实施植被恢复和浅山区绿化美化工程,特别是在沣峪内栽植不同树种,着力打造“七彩沣峪”,让秦岭不仅绿起来,更要美起来,最终呈现以一山碧绿,护清水长流的景象;开拓和创新城市空间栽体,见缝插绿,进一步加大“口袋绿地”“口袋公园”建设力度,希冀实现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
此外,西安市长安区扎实实施河长制,大力实施绿水工程,在沣、滈、潏、浐等河流沿线全力打造树绿水清河畅的风景线;还努力将各主干道打造成“车在绿中行、人在景中游”的景观大道;通过栽植经济林使台塬变为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提升农村环境绿化、美化水平,着力营造“绿树环绕、青山掩映”的乡村美景。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市民假日休闲黄金旅游线
市民在太乙·长安道项目地踏春(代红玉 摄)
以生态建设为基,西安市长安区由政府主导转为政企合作,全力推进区域旅游发展。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西安市长安区支持企业对景区进行精细化建设的同时,全力推进景区沿线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以“太乙·长安道”建设项目为例,长安区创新发展理念,采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提出社区变景区,打造特色小镇,有效破解农村社区后续发展难题。该项目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的标准,规划建设一个集文化传承、现代农业展示、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项目。
截止目前,该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了2处地标大门和沿街街景景观大道的绿化、石林建设;完成太乙宫大殿主体建设;唐诗千书林、戏园、面食博物馆正在施工;商业楼竣工41820平方米,商业楼完成工程量的97%;仿古建筑共53栋,其中12栋已完成主体建设,19栋正在施工。现代农业示范园1400亩的租地任务已完成。预计2017年10月建成试营业。
此外,西安市长安区在景区沿线道路建设上也别出心裁。在重要路段调整6车道为8车道,道路两侧建设双向6.1公里长自行车慢骑系统,沿线设立公交港湾及停车场,快慢分流、人车分流,增加交通通畅性,将西沣路打造成一条道路氧吧,漫步休闲的长廊。
市民在休闲小广场的书架前看书(代红玉 摄)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市长安区还在环山公路重要十字路口节点处,设立休闲小广场,广场内不仅设有别致的景观,还设以树叶造型的钢制廊架、坐凳、停车场、卫生间、书架等便民设施,为市民游山玩水打造理想“驿园”。
逐梦“绿富美” 市民期待早日竣工
为展示大美长安,3月10日,西安市长安区政府特组织“感受绿富美 邀约长安春”2017中省市主流媒体长安行采访活动,对长安区鸣犊街道片林绿化现场、太乙·长安道建设项目、环山公路桃李园、西沣路生态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工程项目进行了实地参观,希冀大家共同见证长安区勇创“绿富美”的历史进程。
市民段女士家住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附近,在全面了解长安区生态建设工程设计后,不禁感叹,“长安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其他地方还没有做到的,沿线的小公园,不仅可以休息,还可以观光,非常适合自驾游,非常期待工程彻底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