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护蓝天,一个冬天的故事
2018-01-31 15:05:26  |  来源:陕西日报  |  编辑:李妍

  守卫蓝天

  1月9日5时20分,夜查小分队来到鄠邑区国维淀粉有限公司开展夜查“黎明行动”,进行突击检查。2017年西安市铁腕治霾办坚持昼夜检查不间断,坚持督查督办不间断,发现突出大气污染问题2839个,下发移送单、督办单2090个。(记者刘强 摄)

  守卫蓝天

  2018年1月,西安市天气观察组图。(摄于城墙东南角,图片经过技术处理)(记者刘强 摄)

  现场 “西安蓝”的守夜人

  黎明前的夜异常寒冷,街道旁还未融化的积雪散发着阵阵寒意,让人不禁把衣服裹了又裹。

  1月9日4时,本报记者跟随西安市铁腕治霾夜查小分队前往鄠邑区,对该区域大气污染冬防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突击检查。这是“黎明行动”的第10天。换言之,小分队的成员们已经连续10个晚上没怎么合过眼了。

  5时20分,夜查小分队首先来到鄠邑区国维淀粉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用煤大户,以前也是污染大户,后来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咱们一会儿要着重注意污染物排放的实时监测数据。”西安市环保局局长陈松林说。之后的检查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场内保洁措施基本到位;燃煤锅炉污染物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环保驻场监管人员值守履职到位;现场调取近期大气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均达到超低排放标准要求。

  离开国维淀粉有限公司,夜查小分队继续前往大唐西安鄠邑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检查燃煤污染物排放监管,在奇致混凝土有限公司检查扬尘污染防治,在鄠邑区环城西路与西大街的十字路口检查沿街早餐摊点散煤污染治理情况。

  据了解,由西安市副市长强晓安带队,西安市环保局、工信委、建委、城管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参与的铁腕治霾夜查行动,从去年11月15日进入供暖期开始至今,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检查时间从“每日夜查”的21时至24时,到“零点行动”的22时至次日1时,再到“黎明行动”的4时至7时,不断调整。

  “我们夜查的时间是根据大气实时监测数据的变化不断调整的。这也让一些污染、偷排企业以及违规施工的工地摸不准我们的检查规律。一经发现存在违规行为,我们会立刻要求现场整改并下发督办单。”陈松林说。

  据介绍,这场为期10天的“黎明行动”,先后检查了西安市经开区、未央区、浐灞生态区、灞桥区、高陵区、碑林区、莲湖区、鄠邑区、沣东新城、秦汉新城10个区县、开发区,共检查各类污染源145家,发现大气污染问题13个。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或下发督办单限期整改。

  强晓安说:“在检查中依然能发现一些问题,这说明我们在抓冬防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上还有不到位的地方,还存在监管盲区和死角。我们会将‘夜查行动、零点行动、黎明行动’形成长效机制,始终保持严打各类大气污染问题的高压态势,扎实推进‘冬33条’措施落实,坚决打赢冬防攻坚战。”

  杨栋是西安市治霾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刚刚从部队转业回来的他深有感触地说:“在部队的时候,我以为我们当兵的已经是最能吃苦的那一拨人。来了西安市治霾办我才发现,西安市从市上领导到基层同志都是‘铁人’。进入冬防期后,为了把治污减霾工作干到实处,那么多老同志都是白天黑夜连轴转。有他们这些榜样,我们年轻人哪还好意思叫苦、叫累啊!”

  夜查结束返回时,天已大亮。从鄠邑区返回西安市政府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一宿没睡的夜查小分队成员们都抓紧时间,进入了最深沉的睡眠。因为当车停下时,他们又将奔赴各自的岗位,开始一整天繁忙的工作。

  而他们,仅是西安市这个冬天治污减霾督导检查工作中的一个缩影。据悉,进入冬防期后,西安市采取“抓牵头部门、督责任单位、卡时间节点、保任务进度”等措施,对“冬33条”明确的每一项任务提前预警、逐项督办。各区县、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市级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每周都在严格落实“三个一”检查制度,即:明察一次、暗访一次、夜查一次。

  当西安的天变得更蓝时,我们不应该忘记这群披星戴月的守夜人。(记者 张江舟)

  发现 新型砖厂用上机器人

  守卫蓝天

  阜寨第一砖厂自动化厂房。(记者刘强 摄)

  机器人在有规律地搬运砖坯,工人在不紧不慢地协助机器人;自动切坯机均匀迅速地切开泥坯,经流水线运走;烘烧炉由电阻丝发热,温度可控;砖厂不再浓烟滚滚,而是冒着水蒸气……

  1月13日,在兴平市阜寨镇马阜村,去年4月被关停又重新建厂的阜寨第一砖厂一片繁忙。前来拉砖的卡车忙着装车,产品供不应求。

  阜寨第一砖厂建于1994年。在2017年的关停旧式砖厂过程中,阜寨第一砖厂是第一个主动拆除旧厂的,也是第一个主动进行转型,引进新型装备、工艺,第一个建成投产的新型砖厂。

  砖厂董事长张金鳖介绍说,政府为了治霾,要求关停高排放的厂子,他顺应形势寻找新技术,没想到还真有低排放、高科技的技术,于是进行了引进。

  新型砖厂全部是全自动和半自动装置,年产机砖7000万块,相比原来3000万块产能用工近百人,新砖厂产能增加,用工却仅仅是原来的五分之一。

  不仅如此,新型砖厂里不再有高强度的劳动。我们熟悉的那个高强度、低端的砖厂看不见了,相反,阜寨第一砖厂成了镇上第一个用机器人的企业。

  作为农民企业家的张金鳖,如今对川崎、日立等国内外机器人厂家耳熟能详,对自动化装备娓娓道来。张金鳖说:“其实关停旧式砖厂,政府从2014年就开始喊了,但大部分企业却在观望,以为是喊喊就过了。这次我觉得是非关不可了,于是第一个拆掉厂子,赶紧转型。现在看来,这一步是走对了。” (记者 韩承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