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外开放瞄准“三个经济”
2018-02-28 16:11:59  |  来源:陕西日报  |  编辑:李妍

  2017年,陕西奋力追赶超越,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开展市场环境专项整治……一项项利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创新举措先行先试。陕西正在凝聚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的新动能。

  2018年,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核心区位,陕西的优势正在一一变现。夯实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坚固基石,以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为抓手,落实“五新”战略任务,陕西开放型经济发展无须扬鞭自奋蹄。

  内陆改革开放

  新高地建设深入推进

  如今的陕西,正在通过创新汇聚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在资源高效流动中,筹集发展新动能。

  2017年,陕西自贸试验区内企业陕西JRWN股份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公司签订认购与合作协议,以发行股票的形式增资并购。这个资金募集过程因为在海外完成,故意义重大。

  2016年底,国家四部委联合发文加强对外投资监管,“控流出”宏观环境下,企业在外发展所需的资金出境难度加大。另外,不少境内企业境外子公司由于新建、规模小,在外信用评级都不高,实施境外融资困难。内保外贷业务为企业解决了这一难题:陕西JRWN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内银行分支机构存入相应的人民币自有资金(合计约2424万澳元),由境外的该银行香港分行为企业发放贷款。

  这笔业务的亮点在于:通过跨境“增信”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另外,由于资金直接外币结算,省却了几次换汇造成的利差损失。而且,3亿美元以下该类项目审核权限在省发改委、商务厅,对企业比较便利。

  在陕西,这样的创新案例还有很多。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正在见证陕西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的深入推进。在“三个经济”领域,诸多先行先试的创新举措,让陕西开放型经济建设活力倍增。

  “三个经济”

  支撑丝路核心区建设

  过去的2017年,陕西经济对外开放领域亮点频出。枢纽经济建设的基础愈加夯实,门户经济魅力初现,流动经济活力彰显。

  宝兰、西成高铁建成通车,总里程828公里的沿黄公路全线贯通。海航现代物流总部、京东全球物流总部等一批千亿级龙头项目落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100万人次。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6.4%和26.2%。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36.37亿元,增长11.8%。“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建设步伐加快,西安至布拉格等14条客运航线、西安至芝加哥等3条货运航线、西安至布达佩斯和科沃拉中欧班列开通运营。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启动建设,陕西正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杨凌农高会、陕粤港澳合作周、首届世界西商大会等活动成果丰硕。全年招商引资790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8.9亿美元,分别增长26.9%和17.6%,进出口总额增长37.4%,其中出口增长58.8%,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位,西部第一位。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表示,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三个经济”,是对陕西建设“一带一路”核心区的具体支撑和落实。

  目前,陕西正在汇集资源、获取流量,全力推动发展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着力打造资源配置能力强、体制机制活、服务效能高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三个经济”

  助推对外开放新格局

  2018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发展新蓝图,陕西将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促进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等要素聚集。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核心区的进程正在稳步推进。

  陕西将完善“米”字形高铁网络,建成西安北至空港新城段城际铁路、西安地铁4号线,加快西安至银川高铁和西安至韩城等4条城际铁路建设,开工建设西安至延安高铁,争取开工西安至商洛、西安至安康、延安至榆林高铁。以打造“国际运输走廊”和“国际航空枢纽”为目标,陕西将加快发展综合交通、枢纽交通,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通用机场,尽快形成航空高端带动,高铁与公路、地铁等交通无缝衔接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加快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强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吸引领事馆、签证中心、大型企业、金融和商务代表机构、国内外客商聚集,切实发挥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全国的门户作用。系统建设物联网和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探索发展旅游轨道交通、无人机物流等新业态,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大力推动多式联运,持续提高“西安港”和“长安号”班列运营水平。

  枢纽之势愈发显著,门户作用正在兑现,流动要素一一聚集。如今的陕西,正在通过内外双向开放,以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本报记者 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