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消息:截止目前,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285户40798人,因缺资金、缺技术、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致贫的占56.4%。如何为没有自主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增收渠道,勉县这些年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出一条以建设“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开启致富之门的脱贫新路径。
开启车间“三建”模式 覆盖贫困户范围广
勉县将传统工业生产车间理念引入到农业产业、乡村旅游领域,引导市场经营主体和贫困村、贫困户对接,扩大产业设施,通过设施大棚、生产基地、移民搬迁房等建设车间,形成“新型经营主体+‘扶贫车间’(工厂)+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一方面是在合作社里建车间。采取“合作社+‘扶贫车间’+农户”的模式,吸纳贫困户入社,贫困户通过政府产业引导资金入股的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分享产业红利,实现稳定增收。定军山镇在三叶生态猪养殖合作社建立“扶贫车间”,吸纳合作社驻地及周边村80余贫困户入社发展,通过代管代养等模式,户均年增收3600余元。另外一方面是产业基地建车间。采取“龙头企业+基地+‘扶贫车间’+农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程锦现代农业科技公司作为以养殖、种植、加工生产为一体的市级龙头企业,在其养殖基地建立40000只蛋鸡养殖规模的“扶贫车间”,对100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利用其贴息贷款指标实行“代养分红”,每户每年可得分红3200元。
截至目前,勉县共有15家龙头企业在优质米、茶叶、魔芋种植和畜禽养殖基地挂牌建立“扶贫车间”22个,吸纳贫困户885户。最后是移民社区建车间。依托移民搬迁安置点,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建立“扶贫车间”(工厂),引导搬迁群众和贫困户入厂务工就业。誉诚电子组装厂在新铺镇青羊驿村建分厂成立“扶贫车间”(工厂),当地92名村民进厂当工人,其中贫困户19名。
目前,勉县在移民搬迁安置点建立扶贫工厂8家,吸纳群众就地就近就业900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00余人。
“三条途径”带动助推贫困户脱贫增收
勉县“扶贫车间”促进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群众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三种形式搭建就业平台和稳定增收渠道。一是入企务工。大成电子等8个扶贫工厂实行规范化用工,月工资在2000元以上;永盛食用菌、黄罗营蔬菜基地等“扶贫车间”,与贫困户(大多为上年纪的妇女)达成长期务工协议,年劳务收入在8000元以上。“扶贫车间”(工厂)搭建了贫困户不离家、就地就近就业的平台,既能照顾到家里老人、小孩,又兼顾家庭生产,实现了打工与农业生产两不误。目前,勉县60个“扶贫车间”(工厂)提供就业岗位1790个,其中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670余人。二是订单生产。“扶贫车间”推行“四统一”模式(即: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市场销售),所有参与产业扶贫到村到户项目的经营主体均与贫困农户签订了购销协议,建立了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定军米业公司与温泉镇刘家山村农户签订1000亩优质水稻订单合同,免费提供稻种、化肥,并提高收购价,每亩可增收200多元;裕丰油菜制种专业合作社跟4个山区镇的875户农民签订了3800亩制种油菜订单,其中与328户贫困户签订1450余亩,农户每亩收益比普通油菜增收600余元,328户贫困户今年制种油,产值达193.6万元,比种植普通油菜增收89万元,合作社和农户都见了利。三是代管代养。漆树坝镇唐家坝养牛合作社现存栏牛71头,其中16头牛交由13户贫困户代养,合作社提供全程技术、防疫服务,育肥出栏或生小牛犊按6: 4分成,带动贫困户每养一头增收4000元左右;刘家山村贫困户刘继刚将合作社的15张蚕领回家养,在仅投入劳力和桑叶的情况下今年增收19500元,实现了合作社和贫困户的双赢。(供稿 勉县县委宣传部 编辑 吴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