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市场主体14811户
2018-04-12 08:31:21  |  来源:国际在线  |  编辑:李妍

  【原创 +专题 陕西自贸区 新闻速递 加摘要+三秦大地 西安】陕西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市场主体14811户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翟北秦通报自贸试验区建设情况(柳洪华 摄)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柳洪华):4月1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自贸试验区成立一年来的建设情况及阶段性成果。发布会上,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自贸办”)副主任翟北秦,从差别化改革和创新案例培育、“放管服”改革、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创新、人文交流、自贸试验区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扎实推进差别化改革 加快“放管服”推进

  2017年4月揭牌以来,陕西省自贸办紧扣《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完善省级、片区、功能区三级工作台帐和责任清单,加快推行“多评合一”“多图联审”“一口受理、并联审批”等投资项目审批试点。

  据了解,《总体方案》中明确的165项试点任务已全面启动。其中实施“多证合一”综合审批运行服务模式、简化“资金池”管理等48项任务已经完成。同时,对前两批自贸试验区123项改革试点经验进行了复制推广。在差别化改革中形成了77个具有一定系统集成特点的案例,经第三方智库机构评估,确定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34个。

  在“放管服”改革中,已有213项省级管理事权下放(委托)自贸试验区办理。制定了“陕西自贸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方案”,“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全面推开。依托市场准入“多证合一、多项联办”服务平台,企业工商登记注册办结时限缩短至3个工作日以内。

 着力提升贸易便利化 推动金融服务创新

  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促进贸易便利化和经济合作交流,自贸试验区建立了企业走出去“一站式”服务平台,为陕西省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流程一体化服务。据介绍,自贸试验区融合了陕西省“通丝路”、出口水果电子监管及质量追溯系统两个特色应用服务功能的国家标准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创新推进“货站前移”“舱单归并”等24项监管服务措施,使通关效率提升30%以上。

  除此之外,积极推进金融制度创新,着力打造“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平台,为市场主体在线提供人民币跨境结算、报关报检等10项“一站式服务”。据统计,截至2017年末,自贸试验区内共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174家(其中法人机构6家,一级分行13家,二级分行3家),陕西省跨境人民币结算达到339.23亿元,省内外2686家企业、31家商业银行的224个分支机构办理了跨境人民币业务,涉及境外银行1589家,交易辐射109个国家和地区。

  一年来,随着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政策红利的释放,推动了营商环境的改善,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截至2018年3月底,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市场主体14811户(占自贸试验区揭牌前市场主体总数25558户的58%),其中企业数12420户(含外资企业164户),新增注册资本3478.05亿元(含外资企业注册资本9.56亿美元),新增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企业306家。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陕西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1983.58亿元,占陕西省进出口总额2714亿元的73.1%,其中,进口757.21亿元,占陕西省进口1019.53亿元的74.3%,出口1226.37亿元,占陕西省出口1694.47亿元的72.4%。

  创建人文交流新模式 提升人文交流影响力

  “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重要支点建设是自贸试验区使命之一。一年来,自贸试验区积极推进信息丝绸之路建设,培育“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主体,打造国际化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平台。

  据介绍,目前已成功举办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国风·秦韵”海外陕西文化周系列活动,全年组织演出团队赴12个国家和地区的31个城市举行演出49场,“文化陕西”对外新形象有力彰显。同时,成立丝路城市广播电视媒体协作体、“丝绸之路”文物考古中心、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等,不断推进文化领域合作,提升人文交流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