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革开放再出发】创新人文交流新模式 助力“一带一路”民心通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8-05-05 16:10:35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吴宇婷):2017年,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划定版图,其涵盖中心片区、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杨凌示范区片区,占地119.95平方公里。

  据了解,探索内陆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新模式、新平台是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工作之一。作为陕西自贸区的重要组成区域,秦汉新城功能区主要承担陕西省建设“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及人文交流开放合作门户区重要任务,也是这一任务的主要承载区。

  秦汉新城功能区与大西安新中心隔河相望,占地10.85平方公里。其自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以来,秦汉新城积极复制现有自贸区相关产业发展模式,结合区域现状和产业布局,开展同“一带一路”国家更加深入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专题 自贸区(功能区先手棋 加摘要)+三秦大地 西安+移动列表】【改革开放再出发】创新人文交流新模式 助力“一带一路”民心通

  秦汉新城功能区坐落于陕西自贸试验区中心片区腹地(秦汉新城管委会 供图)

 “语言服务+大数据” 助力丝路民心相通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与推进,国际间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对语言服务行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与挑战,同时也对语言服务行业提出了更高、更严苛的要求。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语言和文化体系,各文化间存在着巨大差异。要实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核心“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就要先完成语言相通和信息相通这一先导性工程。因此,加强语言互通,提升语言能力势在必行。

  2017年3月16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西安外国语大学、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秦汉新城管委会四方合作“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服务网站上线。该平台采用呼叫中心、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为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人文交流提供即时语言翻译服务,有效促进陕西与欧亚大陆国家更广、更深、更紧密合作关系的开展。

  据悉,语言能力标准化服务体系及大数据平台建设创新模式,主要通过将政、产、学、研各方强强联合,使其自框架设计阶段具有不可比拟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这一平台既可全方位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助力陕西打造“一带一路”研究高地,又可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公民克服相关语言障碍和满足他们对大数据信息掌握的需求。这一平台建设,为促进中国广大企业“走出去”、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开放合作打造坚实的基础,为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构筑中国精神提供强劲动力。

 文物“数字化” 讲好陕西故事

  秦汉新城,曾是咸阳古原所在地,西起武功漆水河畔,东至泾渭交汇处,这里密集分布着西汉皇家墓葬,还是秦朝咸阳宫所在地。大量文物遗迹见证着令人震撼的历史事实,吸引无数游人来此观瞻。溯源中华历史脉络,这一区域里文物资源丰富,文化遗迹更是贯穿了周秦汉三朝,为将秦汉新城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高新科技资源相融合,讲好陕西故事,秦汉新城丝路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应运而生。

  据了解,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新丝路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数字文化高端产业为突破,以科技为骨、文化为翼,用数字科技让文物“活起来”“会说话”,以“四两拨千斤”之力撬动未来,打造好西北首个文化产业云平台。

  同时,针对陕西丰富的文化资源,双方还将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全球领先的技术应用到陕西文化保护展示中,使陕西众多珍贵的文物资源转变为可利用的文化产品。

  此外,秦汉新城功能区将从数字文化、影视后期制作以及动漫设计等产业入手,打造秦汉历史文化产业聚集地,在数字化创新发展领域建设国内一流、亚洲领先的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和数字化博物馆。就连制作出《功夫熊猫》《阿凡达》《魔戒》等大片的惠普渲染技术也先后落地秦汉新城,可见秦汉新城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巨大“西引力”。

  据了解,秦汉新城增强自身对文化产业的“西引力”,积极打造文物数字化样板,并着力加强制度保障,形成符合文物数字化交流新模式的监管规范,将极大挖掘文物资源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并且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带动西部对外文化交流,形成西部各省文物数字化的集聚效应。

  通过以上措施,秦汉新城将独具特色的秦汉数字文化产品通过自贸区建设传向国际。这无疑也助力秦汉新城将自身打造成秦汉历史文化产业聚集地和“中华文明会客厅”,从而实现自身飞速发展。

编辑: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