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峁遗址出土4000年前音乐“活化石”口弦琴在西安音乐学院首展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8-05-22 08:40:06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宋佳):5月2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音乐学院、神木市石峁遗址管理处与西安音乐学院艺术中心联合举办石峁遗址出土口弦琴新闻发布会暨口弦琴首展开幕式。

  【考古 加显示图+移动列表+三秦大地 西安】石峁遗址出土4000年前音乐“活化石”口弦琴在西安音乐学院首展

  石峁遗址出土口弦琴新闻发布会现场(摄影 宋佳)

  发布会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石峁遗址考古领队孙周勇首先向大家介绍了石峁遗址口弦琴的考古发现经过及相关背景材料。

  2016、2017连续两年的发掘,石峁考古队在皇城台发现了数量巨大、品类丰富的各类遗物,包括陶器、骨器、石器、玉器等重要遗物。在数以万计的各类骨器中,甄别出了一批重要乐器——口弦琴。

  石峁遗址出土的骨制口弦琴制作规整,呈窄条状,中间有细薄弦片,一般长约8-9厘米、宽逾1厘米,厚仅1-2毫米,初步统计不少于20件,与其共存的还有骨制管哨和陶制球哨。最新的测年数据显示,这些口弦琴制作于距今约4000年前。

  【考古 加显示图+移动列表+三秦大地 西安】石峁遗址出土4000年前音乐“活化石”口弦琴在西安音乐学院首展

  石峁遗址出土骨制口弦琴(供图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据了解,中国早期乐器最为重要的发现当属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距今8000至9000年的骨笛,为早期管乐器。石峁遗址骨制口弦琴绝对年代距今约4000年,数量达二十余件,系目前国内所见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弦乐器,考古背景明确、共存器物丰富、结构完整、特征明确,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发现。

  口弦琴保持着人类乐器的原型特质,被称为人类音乐“活化石”,具有广泛的民族性,为世界上各个民族普遍使用,是一种世界性乐器,在古代曾承担沟通神灵的作用。

  现代口弦琴是中国最小的民族乐器,流行于中国蒙古族、羌族、回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满族,以及云南部分少数民族中。国外的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北欧拉普人、北海道阿依努人等也擅用此类乐器。

  【考古 加显示图+移动列表+三秦大地 西安】石峁遗址出土4000年前音乐“活化石”口弦琴在西安音乐学院首展

  口弦琴演奏家陈志鹏现场演奏示范口弦琴(摄影 宋佳)

  【考古 加显示图+移动列表+三秦大地 西安】石峁遗址出土4000年前音乐“活化石”口弦琴在西安音乐学院首展

  口弦琴演奏家陈志鹏讲解口弦琴演奏(摄影 宋佳)

    发布会上,口弦琴演奏家陈志鹏现场演奏示范口弦琴,让观众聆听到了来自远古时代的乐声。最后,陕西省文物局文物处李斌处长宣布口弦琴首展开幕,口弦琴首展将在西安音乐学院艺术中心展出15天。

 

 

编辑: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