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平:文化协管员“领舞”乡风文明
陕西日报  2018-06-05 14:07:03

  “红红的岁月,红红的情……”近日,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富平县淡村镇教场村文化协管员高荣荣带领村民在村文化健身广场跳舞。 

  在富平,文化协管员是调动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专业人员,是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是宣传思想文化、推动基层文化发展的生力军。

  把文化队伍建起来 

  富平县文体广电局在调研中发现,基层文化工作的难点在于“上下两头热”,中间缺乏传导力量。 

  “干好基层文化工作,关键在人。”富平县文广局工会主席卢平说,“要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必须先创建一支懂文化、爱文化、会管理的工作队伍。” 

  富平县文广局联合各镇文化站,从各村选出了282名热爱文化事业的能人、乡贤和有文艺特长的群众,组建了一支文化协管员队伍。同时,县文广局联合县文化馆、剧团等单位,为全县16个镇(街道)选聘了32名专业文化督导员,并统一颁发聘书,以确保能够有章办事、有人理事、有钱办事,推动乡村文化活动有序开展。 

  队伍建立后,富平县文广局又在管理、教育、培训上下功夫,采取统一购买保险、统一印制文化活动记录册、统一实行“月汇总、季报送、年考核”制度等,促进文化协管员、督导员有信心、有耐心地搞好基层文化工作。 

  让基层文化活起来 

  “经过培训,我明确了协管员的职责,带领村民开展文化活动越来越专业了,村民对各种文化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参与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老庙镇尹家村文化协管员韩爱莲说。 

  原来,为了开展便于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富平县文广局先后邀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陕西省和渭南市的公共文化专家、富平县文广局专业人员等对全县350名基层文化工作者就新时代与文化建设相关的法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形势,文化协管员、督导员如何履行岗位职责等进行了培训。 

  目前,富平县各镇(街道)已建立了文化站长、督导员、文化协管员例会制度,建立起公共文化交流群和协管员交流群,相互交流、探讨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展示开展的文化活动,有效实现了“县、镇、村”文化活动三级联动。 

  在一系列活动的启发下,齐村镇街子村文化协管员王小玲有了新的想法。她说:“推车和摔跤是我们村的特色,近几年快被大家遗忘了,我想从这两个项目入手,再加些新东西,组织村民表演,说不定还能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只有“多点开花”,才能“春色满园”。针对各村文化基础不同的现状,富平县还制定了“抓点、连线、扩面”的文化工作思路,通过抓点示范,重点培育、支持一批有条件、基础好的村(社区),尝试通过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起到“一花引来百花开”的效果。 

  将文明乡风树起来 

  5月16日晚,富平县秦正广场灯光闪烁,以“频阳大地春光好,百花丛中舞翩跹”为主题的秦正杯广场舞决赛正在进行。 

  活动现场,城关街道石川河社区文化协管员邵卫娟告诉记者:“以前看别的村演出,村民都特别羡慕。现在,我们村的村民不仅能看到各类演出,还能自编、自演,大伙儿高兴得很。” 

  在村级文化协管员的带动下,富平变“输血”为“造血”,建立起“文化下乡”长效机制,做到了“四个承接”:承接陕西省、渭南市部署的重大文化活动;承接“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传统文化活动;承接弘扬红色基因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承接乡镇地域特色的创意性文化活动。 

  “以前,村民的娱乐方式主要是打牌、谝闲传,现在变为唱歌跳舞、读书看报,精神面貌不一样了,村风民风得到了改善。”石川河社区党支部书记赵高文说。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据统计,自文化协管员队伍成立以来,富平县各镇、村已开展常态化文化活动300余场次。其中,4月以来,以“频阳大地春光好,百花丛中舞翩跹”为主题的广场舞活动吸引了186支队伍、2600余人参赛。(记者 武丹)

编辑: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