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鸡市副市长李瑛:将乡村旅游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8-06-22 14:02:09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陈岚 马淑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而乡村旅游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如何发挥精准助力的作用,成为各方关注和思考的焦点。

  近日,在围绕贯彻执行陕西省委、省政府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议题的专题协商会议上,陕西省政协常委、宝鸡市副市长李瑛结合宝鸡市全域旅游资源以及乡村旅游布局的主题发言,深层次分析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紧抓历史机遇,精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深挖资源 “旅游+生态+扶贫”撬动乡村振兴发展

  宝鸡市种类多样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悠远的历史沉淀使其在全国旅游文化资源中独树一帜。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全域旅游的发展,宝鸡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集散地为目标,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为抓手,大力实施“旅游+文化”“+生态”“+休闲”“+体育”“+美食”的“5+”发展战略,使宝鸡全市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连续多年位居陕西省前列。

  特别是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宝鸡市统筹谋划、彰显特色,打造了西府老街、七星古镇、南由古城、庵岭古城、六营民俗村、凤县永生村、太白县黄柏塬镇等一批富有宝鸡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截止2017年底,宝鸡市成功创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19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5个,现有60多个村、1800多经营户、13000余人从事乡村旅游工作。2017年,宝鸡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623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21.5亿元。同时,大力发展“旅游+扶贫”模式,由育才集团投资50亿元建成开放的大水川、灵宝峡、九龙山景区,把陈仓区香泉镇、坪头镇的贫困村融入到大旅游格局,通过发展旅游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和6800多名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

  “破题”之术 在彰显文化自信中推进乡村振兴

  尽管宝鸡市在探索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高品质旅游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发展的空间。李瑛带领相关部门深入下辖区县调研时也看到如火如荼乡村旅游发展背后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部分地区在顶层设计方面缺乏统一规划,发展思路不明确,定位不精准,主题不突出,存在千篇一律、千村一面、盲目建设、混乱发展的现象。其次是对乡土文化挖掘不够,旅游业态多停留在吃农家饭、简单的农业采摘等形式上,游客参与性、互动性不强。乡村旅游产品多以农副土特产为主,缺乏附加值,形式单一,同质化严重,缺乏彰显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第三是受基础设施条件制约,许多乡村旅游点没有统一的旅游标识,周边道路、停车场、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落后,加之从业者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优质服务。

  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经过深度分析以及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及工作上,围绕布局合理、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思路,李瑛表示将从五个方面进行提升与发展,让乡村旅游发展达到质的飞跃。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明确发展定位。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布局合理、生态优先、差异化发展的原则,把乡村旅游发展放到陕西追赶超越的大局中来谋划,按照构建“关中乡愁旅游带、秦岭美丽田园旅游带、陕北特色乡村旅游带”的思路和布局,编制完善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并与全域旅游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等其他规划相融合,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基本遵循。指导各市县编制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和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名镇、乡村旅游示范村等专项规划,合理确定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和建设布局,确保发展品质。

  二是坚持多元融合,促进协同发展。在乡村旅游的项目选择、股份吸纳、选人用工、技术培训等方面要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为陕西省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同时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把乡村旅游作为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村生态文明的有效手段。通过“旅游+”与“+旅游”模式,把发展乡村旅游与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乡村企业、生态环保、水利、林业、美丽乡村等产业和工程紧密结合,拓宽乡村旅游发展空间。

  三是坚持特色立游,彰显文化气韵。坚持因地制宜,立足资源优势、人文特色、区位交通和产业基础,做到“宜旅则旅”、“宜农则农”,对不具备发展条件的,避免盲目上马,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要以产业为基,以文化为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乡村民俗、古代村落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新、特、奇”上下功夫,把文化艺术元素植入乡村旅游,开发富有创意和魅力的文创产品,培育乡村旅游创客群体,大力培育休闲农庄、田园综合体、特色民宿等新业态,让游客静下来、留下来、住下来,品味乡愁,体验乡情。比如,宝鸡市陈仓区西秦村历史遗存厚重,既有史前的李家村仰韶文化遗址,也有道教寺观南昌宫和清代民居,还有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阶段历史变迁的时代印记。目前,在陕西省文物局和市、区各级的支持下,村上正规划建设陕西省乃至全国首批社区博物馆,通过“地域+传统+记忆+居民”的形式,按照“保护利用文化遗产、文化引领全域旅游、全域旅游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为乡村旅游注入独特的文化元素,在彰显文化自信中推进乡村振兴。

  四是坚持服务为本,完善标准体系。以打造人性化、标准化、温馨化旅游服务环境为重点,全力推动旅游“厕所革命”向乡村旅游点延伸,力争实现所有乡村旅游点、乡村旅游重要道路、旅游餐饮集中区,都修建标准化的A级厕所。修订完善陕西省乡村旅游规范标准,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场地、接待设施、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特色项目进行综合监管,出台《乡村特色民宿评定标准》,实施“乡村旅游示范村”动态管理机制。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旅游标识设置。开发政府乡村旅游宣传网站平台,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提升智慧旅游水平,打造优质旅游品牌。

  五是坚持人才支撑,打牢发展根基。一方面借助“外脑”,发挥旅游智库作用,为陕西省乡村旅游规划进行指导把关;根据村情禀赋,聘请专业团队,加大研发力度,开发出特色化、绿色化、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强化“内功”,建好村“两委”会,强化党建引领,培养带头人;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健全旅游人才培育机制,深入实施“百千万”旅游人才培训工程,分类、分层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育本土旅游人才。

  乡村振兴战略让乡村成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陕西全省上下一项项具体目标的树立和具体措施的执行,乡村经济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不断书写乡村经济全面升级、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