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记者从陕西历史博物馆获悉,该馆在馆内西地下观众服务区开设“文物修复季特展”至今已5月有余,第一季书画文物修复展览“赏延素心”与第二季木器家具修复展览“削木为鐻”已相继圆满结束,第三季三维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展览“孰制匠之”于7月3日正式开展,展期两个月。
文物保护修复是博物馆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由于这项工作一直在后台展开,广大观众无法近距离了解它,因此长期以来,文物修复工作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修复工作者在大家的心中也充满了神秘感。为了满足观众对修复工作深入了解的愿望,陕西历史博物馆在观众展览区开辟了专门的场所,建设了一个面向观众常年开放的文物修复室。在一个接一个的“文物修复季特展”中,文物修复工作者向观众展示不同类别、不同材质文物的修复过程,将文物保护的理念介绍给观众,让观众了解文物修复的方法和技艺,揭开文物修复的神秘面纱。为了更好地与观众互动,陕历博还特意准备了观众意见调查表以及观众留言墙,并适时安排修复师们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尝试让观众进入修复室直接感受文物修复工作。
据悉,“文物修复季特展”第三季以三维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为主题,取名“孰制匠之”,取自屈原《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旨在向公众展示如何将文物“搬”到计算机中,展示文物三维信息采集、模型处理等内容,让公众能够近距离了解三维技术,感受这一新兴技术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