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学子心系家乡文化建设 暑期实践回陕调研西安鼓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8-08-08 14:16:46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消息:近日,带着对故乡的热爱,由北京大学七名同学组成的 “西安鼓乐调研实践团队”回到了西安大唐芙蓉园,对西安鼓乐进行深入调研。

  北大学子心系家乡文化建设 暑期实践回陕调研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调研实践团队走进西安大唐芙蓉园(图片由高熹莹提供)

  西安鼓乐脱胎于唐代燕乐,后于安史之乱时期随着宫廷乐师的流亡传入民间,从宫廷音乐逐渐转变为民间音乐。由于西安鼓乐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被国际音乐界和史学界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更在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调研团成员们表示,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安人,他们有热情,也深感肩上的责任。这使得他们决定对西安鼓乐进行一番全面的调研,以“新时代社会成员”的身份,为西安鼓乐的传承、保护和推广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调研团一走进大唐芙蓉园,便受到了东仓鼓乐社的热情接待,随后还观看了一台鼓乐社在大唐芙蓉园紫云楼的日常演出。

  演出以纯打击乐伴奏开场,配以舞蹈,每一个舞步都与鼓声相融相契。随后是鼓乐社伴奏的《霓裳羽衣曲》舞蹈,让观众对原先只有单纯奏乐的西安鼓乐产生了耳目一新之感。最后是两首纯粹的西安鼓乐,行乐一首,坐乐一首,尤其是压轴曲《霸王鞭》,鼓声激昂有力,乐曲喜庆悦耳,格外吸引人。

  演出结束后,调研团采访了西安鼓乐老先生赵筱民。赵筱民为调研团详细解答了有关东仓鼓乐社与西安鼓乐的相关问题。东仓鼓乐社不同于西安其他五家鼓乐社,是唯一一家纳入政府体制,作为西安大唐芙蓉园景区员工而存在的鼓乐社,已存在13年。这为东仓鼓乐社带来的最实质的益处便是乐社成员有了稳定的收入,也有了受保障的食宿条件。在调研东仓鼓乐社之前,调研团已走访了何家营鼓乐社、南集贤东村鼓乐社和都城隍庙鼓乐社,这三个鼓乐社都面临着经费不足,乐社成员几乎纯义务付出的现状,从而导致了乐社成员老龄化等等问题。而东仓鼓乐社由于纳入了大唐芙蓉园景区,可以为乐社成员提供平均4000元的月薪,故而乐社成员相对稳定,平均年龄也在26岁,且都是十三四岁便在东仓鼓乐社开始学艺的成熟艺人。这样的“文化+旅游”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西安鼓乐的文化传承工作。

  赵筱民还提到,鼓乐社纳入景区,为鼓乐社提供了一个演出平台,鼓乐社也在这样的环境下尝试创新,调研团看到的融入了舞蹈的鼓乐演出正是一种创新的形式。“工尺谱不能变,口传心授的方法不能变,配器不能变,演奏的形式不能变。”赵筱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上态度非常坚定,认为不能为了创新推广而丢了鼓乐的魂。对于鼓乐的创新工作,赵筱民提到“加上舞蹈,以及加上其他的创新曲牌,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要求。”这种观念是调研团在三天的走访中第一次听到,可见与旅游产业结合,刺激了东仓鼓乐社发展出独树一帜的创新之法,从而使得西安鼓乐吸引到更多观众。

  正如与摇滚结合而登上春晚舞台的华阴老腔,也承受着丢失老腔原汁原味的质疑,这样与舞蹈结合的西安鼓乐究竟是好是坏,也没有一个定论。“加入舞蹈之后,观众会不会反而忽视掉鼓乐本身了呢?”调研团不禁提出了这样的疑惑。“改革永远在路上”赵筱民一直这样强调着,“这种创新和发展都要付出极其艰辛的努力,达到认可是很不容易的,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不断磨合,不断调整,新时代下西安鼓乐注定不仅仅如从前一般扎根于土壤,更要与时代俱进。

  在西安鼓乐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一共有四个群体——民间艺人,政府,民乐专家与社会。作为最后一种角色,调研团希望能通过这次调研,沟通四方的观点,使大家能够更了解彼此的需求,达到一个共通点,并在西安鼓乐的传承保护工作中,发出一些青年人的声音。例如,调研团认为做西安鼓乐网站、微信公众平台都是必须的,一些周边文创产品、亲子体验馆也是值得考虑与试点的。同时调研团成员也提出了一些有趣的建议,比如,将西安鼓乐出成中考语文阅读题,一定会提高西安鼓乐的知名度……

  调研还未结束,调研团在各个鼓乐社看到了星星点点的希望之火,例如何家营鼓乐社与南集贤东村鼓乐社开办着传习所教学,都城隍庙鼓乐社走入多家大中小学,东仓鼓乐社这种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模式是否可以尝试推广。只要有人继续爱着鼓乐,只要人们持续关注着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就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 高熹莹 霍思函 编辑 罗赟鹏)

编辑: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