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月份陕西省水质持续好转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8-09-19 16:01:57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消息:8月份,陕西省河流总体水质良好,与上年同期的轻度污染相比,水质有所好转;与7月份的轻度污染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在监测的83条河流179个国控、省控断面中,Ⅰ类—Ⅲ类水质断面144个,占80.4%;Ⅳ类——Ⅴ类25个,占14.0%;劣Ⅴ类10个,占5.6%。与上年同期相比,Ⅰ类—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9.9个百分点,Ⅳ类—Ⅴ类下降3.9个百分点,劣V类下降6.0个百分点。与7月份相比,Ⅰ类—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6.1个百分点,Ⅳ类—Ⅴ类下降7.2个百分点,劣V类上升1.1个百分点。

  4个湖库中,瀛湖、石门水库、王瑶水库水质优,红碱淖重度污染;与上年同期相比,王瑶水库由良好转为优,其余3个湖库水质均无明显变化。与7月份相比,王瑶、石门水库由良好转为优,其余2个湖库水质均无明显变化。

  1月—8月份,陕西省河流水质总体轻度污染,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稳中向好。在监测的83条河流180个国控、省控断面中,Ⅰ类——Ⅲ类水质断面132个,占73.4%;Ⅳ类——Ⅴ类35个,占19.4%;劣Ⅴ类13个,占7.2%。与上年同期相比,Ⅰ类—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1.1个百分点,Ⅳ类——Ⅴ类下降7.5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3.6个百分点。与1-7月相比,Ⅰ类——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2个百分点,Ⅳ类——Ⅴ类下降0.6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0.6个百分点。

  4个湖库中,石门水库、瀛湖、王瑶水库水质优,红碱淖重度污染。与上年同期相比,王瑶水库水质由良好转为优,其余3个湖库水质均无明显变化。与1月-7月相比,4个湖库水质均无明显变化。

  8月份陕西省市级水源地监测结果显示,陕西省27个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全部达标(本月起咸阳五水厂停用),水源达标率100.0%。

  对照《陕西省水污染防治2018年度工作方案》要求(以下简称《方案》),达到考核目标的有42个断面,未达到考核目标的有7个断面,分别是榆林市黄河干流的碛塄、柏树坪,无定河的辛店,延安市清涧河的王家河、仕望河的昝家山,西安市灞河的三郎村,宝鸡市嘉陵江的黄牛铺。与7月份相比,超标断面数量减少6个,本月退出超标的断面9个,为榆林市窟野河的温家川、秃尾河的高家川,延安市延河的阎家滩、北洛河的田庄镇南城村,宝鸡市嘉陵江的灶火庵,渭南市徐水河的小曹河,汉中市汉江的梁西渡,安康市汉江的老君关,山西运城市黄河的龙门;新增超标断面有3个,分别是榆林市黄河的碛塄、柏树坪,西安市灞河的三郎村。

  1月-8月份,50个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点位)中Ⅰ类—Ⅲ类水质36个,占72.0%;Ⅳ类—Ⅴ类12个,占24.0%,劣Ⅴ类2个,占4.0%。劣Ⅴ类断面分别是:延安市清涧河的王家河,铜川市石川河的岔口。与1-7月平均情况相比,各类水质断面数和占比均无变化。

  对照《方案》要求,达到考核目标的有40个断面,超过考核目标的有10个断面,分别是延安市清涧河的王家河,仕望河的昝家山,北洛河的田庄镇南城村,延河的朱家沟、阎家滩;铜川市石川河的岔口;渭南市北洛河的王谦村;榆林市无定河的辛店,窟野河的温家川;宝鸡市嘉陵江的灶火庵。与1-7月平均情况相比,超标断面未发生变化。

  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专家分析,陕西省水质持续好转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2018年丰水期自然补水量有所加大,对污染物有一定稀释作用。另一方面是各级政府狠抓水污染防治,3月份以来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使水污染得到有效的防控,水质转好的趋势逐步显现。如陕西省环保厅对延安市水质较差的4条河流开展了专项调研,摸清了污染底数,通过分类施策使河流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劣Ⅴ类水体比例逐步减小。渭河上、下游补偿倒逼机制作用发挥显著,各类污染治理项目建成投运对渭河流域水质好转起到了关键作用,8月渭河干流水质总体评价为优,支流也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

  预计9月份后,陕西省区域的河流自然补水水量会逐步减少,对水质会产生一定影响。(供稿 陕西省环保厅 编辑 罗赟鹏)

  

编辑: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