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在西安开展 125幅高清图再现绝世壁画之美
供养天人(局部) 现藏于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9月20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龟兹研究院、西安市文物局和西北大学共同主办,龟兹研究院文化遗产展示交流中心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及该校艺术学院和博物馆共同承办的“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在西北大学博物馆开幕,展览以125幅高清晰图片形式展示流失海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成果,还原两个仿真洞窟和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展示四个洞窟的壁画复原影像,为观众提供较为完整的洞窟和壁画原貌。
历时20年收集壁画高清图片
坐落于新疆拜城县的克孜尔石窟是中国现存位置最西、开凿年代最早的大型石窟寺,是研究中国佛教史、中国佛教艺术史及音乐史等学科之源的珍贵遗存。石窟群始凿于公元3世纪后期,于8世纪后期逐渐被废弃。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掀起了西域探险热潮,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探险队先后到克孜尔石窟进行考察探险活动。这些探险队或多或少都从这里带走了壁画、彩塑等珍贵文物。其中,德国探险队在克孜尔石窟揭取的壁画最多,近500平方米。
目前海外收藏的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大部分保存在德国,其次是俄罗斯,一部分散藏在法国、英国、匈牙利、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内,还有一部分散落在私人手中。自1998年起,新疆龟兹研究院研究人员先后赴德国、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和韩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调查流失海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等文物。经过20年长期艰苦的努力,新疆龟兹研究院现已收集到海外8个国家20余家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的465幅克孜尔石窟壁画的高清图片。
打开了解龟兹文化的一扇窗
据介绍,这次展览共展出125幅高清晰图板,内容共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失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与复原展示板块”,该板块选取了克孜尔石窟第14窟和38窟两个1:1完整的仿真复原洞窟和125幅主要在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俄罗斯圣彼得堡埃尔米塔什博物馆等地收集到的克孜尔石窟壁画高清摄影图片,经过数字技术处理后的仿真复原作品,这一板块诠释了流失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与克孜尔石窟母体间的关系,较为完整地展示了克孜尔石窟艺术的高度成就。二是“千年丝绸之路与克孜尔石窟艺术数字互动演绎空间”展示板块,该板块利用数字技术(VR、投影方式)对克孜尔118、110、67、117窟等四个洞窟进行影像复原,让观众身临其境地穿越历史,在互动体验中接受始终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之中的古丝绸之路龟兹传统艺术教育。另外,在展览现场复原了两个仿真洞窟,还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展示四个洞窟的壁画复原影像。
“展览展示了龟兹研究院20年来对克孜尔石窟的保护、复原和修复成果,是学者之间交流的桥梁,也是广大观众了解龟兹文化的一扇窗。”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段清波说,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西北大学就把新疆作为考古研究的重要地区,从黄文弼先生到王建新教授,一代又一代学者翻遍了新疆的历史文献、走遍了新疆的古代遗址。
“克孜尔石窟现存洞窟339个、壁画近4000平方米和少量彩绘泥塑遗迹,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第38届大会通过决议将‘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位于新疆的克孜尔石窟、苏巴什佛寺遗址等六个遗产地名列其中。多年来,龟兹研究院在龟兹石窟及壁画的抢救性和预防性工作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努力。”据新疆龟兹研究院院长助理叶梅介绍,去年该院在上海举办了克孜尔石窟群壁画高清图片展,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观赏。此次在西安举办克孜尔石窟群壁画展,希望通过画展加强陕西与新疆等丝路沿线省份在佛教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
据悉,本次展览时间为9月20日至10月20日,西北大学博物馆为免费开放博物馆,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六上午9时至下午5时。(记者 赵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