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康: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
陕西日报  2018-09-28 09:44:11

  刚刚入秋,安康便迎来了收获季。

  8月20日,在全省新时代追赶超越暨脱贫攻坚半年工作点评推进会上,安康追赶超越考核综合排名全省第二、脱贫攻坚工作排名全省第一。

  地处秦巴连片特困地区的安康,在全省经济发展中,何以从边缘走向“舞台中央”,特别是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何以连连取胜?

  自觉对标提高政治站位

  安康深度贫困人口占全省的49.1%,贫困体量大、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返贫风险高是安康深度贫困地区的基本现状。在这种背景下,安康市委、市政府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系统思维,将脱贫攻坚当作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最大的作风建设和最大的发展机遇。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康市委书记郭青表示,凡是与脱贫攻坚相关的工作都是全市的重点工作,凡是有利于脱贫攻坚的产业都是政府大力支持的产业,凡是参与脱贫攻坚的干部都是组织特别关注的干部,凡是脱贫攻坚中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都是“零容忍”问题。

  干部是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的核心力量,安康市把最“硬”的干部派到脱贫攻坚一线。截至目前,按照“人岗相适、派强派硬、按需选派、应派尽派”原则,安康从县级以上干部中选派了1118名第一书记、2549名驻村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一线。

  不仅要派出去,还要帮得好、用得上。安康把帮扶干部素质提升作为前沿工程,有序推进扶贫干部教育培训。今年上半年,安康已开展党政领导、部门干部、扶贫系统干部、帮扶干部、村干部5类扶贫干部培训班74期,共培训3.3万余人。同时,安康全面整合贫困村“四支队伍”,统筹各方力量资源,实现贫困群众结对帮扶全覆盖。

  综合施策攻克深度贫困

  安康始终坚持把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前沿阵地,以村(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和纽带,将党建精准指导与“就业式”精准脱贫深度融合,创新建立“党支部+X+贫困户”精准扶贫机制。安康阳晨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采取“支部+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的生猪产业联盟经营方式,帮助291户贫困户脱贫;汉滨区忠诚村通过“党支部+蔬菜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实现园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3万元……

  “抓实党建聚合力,精准施策促脱贫”的工作经验成为安康脱贫攻坚路上的一大亮点。

  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针对“等靠要”“闹缠访”的懒惰思想以及人情风、盲目攀比风、低俗恶搞风、打牌赌博风等不良风气,安康出台了《中共安康市委关于大力推进新民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创新推进“诚孝俭勤和”的新民风建设和“树千名自强标兵、交万名农民朋友”活动,以“精神扶贫”助推“精准扶贫”。安康坚持把脱贫攻坚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把整治陋习、培育良俗作为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

  搬得出,如何才能稳得住?安康积极探索就业新路径、创业新模式,把工厂办到群众家门口,着力推进“一人进厂、全家脱贫,当年进厂、当年脱贫”和“农村变社区,民房变厂房,农民变工人”,努力解决群众“搬下山、迁上楼”后的就业增收问题,取得了农民就业、产业发展、社区繁荣、社会稳定的“多赢”效果。

  安康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十条意见》,明确市级“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别包抓1个深度贫困县(区),财政及相关部门要将80%以上资金用于支持脱贫,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向深度贫困县(区)和深度贫困村倾斜。

  因地制宜探索脱贫经验

  作为“核心战区的主战场”,安康的脱贫攻坚从一开始就既着眼当下,又兼顾长远,在抓扶贫中抓发展,探索出了一系列可借鉴的经验。

  2017年,以“短抓脱贫攻坚,长促农村综合发展”为目标,安康率先在全省启动以脱贫攻坚统筹农村发展创新试点工作,在10个县(区)分别开展试点。目前,镇坪以“聚业小镇、和顺家园”、平利以“女娲硒茶小镇”、岚皋以“巴山样子、杨家院子”等为定位的统筹试点已经初显规模。

  安康把产业和就业作为稳定脱贫的两大有效途径,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2017年10月,安康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建成了贫困户产业发展及农产品销售、就业服务、技术培训三大服务平台。服务平台试运营以来,线上线下销售额总计1827.5万元,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指导、免费培训4900余人次。

  今年,面对403个贫困村18万贫困人口脱贫退出的艰巨任务,安康因势而谋,调整工作思路,将脱贫攻坚由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发展产业实现就业转变,由大规模搬迁建房为主向搬迁后社区配套和新社区建设转变,由注重外部帮扶为主向注重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并重转变。

  从紫阳的“修脚大军”到白河的“归雁经济”,从镇坪的“一村一企一产业”到汉阴的“镇园产业联盟”……安康大地处处体现着务实与责任,彰显着担当和力量。(记者 张斌峰 通讯员 刘锐萍)

编辑: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