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陈岚):10月19日,来自土耳其、埃及、巴勒斯坦、阿富汗等丝路沿线国家的多位“丝路名人”走进西安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通过参观和交流,探访碑林区以科技创新转化推动产业升级的“碑林模式”。
创新碑林让“丝路名人”不虚此行
在西安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展厅里,土耳其摩尔集团主席松居尔·巴伊拉姆对融合了唐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唐妞”爱不释手,反复拿起来观看并拍照。她表示,把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人的需求结合,创意非常好。
土耳其摩尔集团主席松居尔·巴伊拉姆(右二)与埃及《广播与电视》杂志总编辑哈立德·哈奈菲(右一)了解“唐妞”系列文创产品(摄影 陈岚)
中航创世机器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丝路名人”介绍研发创新产品(摄影 沈卫)
3D 打印的工业零件、融合了兵马俑元素的国际象棋、自主研发的飞机模型以及许多先进材料制作的建筑零部件等融合高科技元素的产品,都让“丝路名人”对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印象深刻。在中航创世机器人有限公司,看到用于医疗的下肢康复机器人是由如此年轻的团队设计研发的,帮助患者实现康复梦想,土耳其瓦基弗银行执行副总裁、瓦基弗银行队俱乐部主席奥斯曼·代姆伦感叹道:“在西安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感受非常好,作为政府和企业共同打造的创业平台,这里为中小创业者实现自己的目标创造了一种可能性。虽然每个人都在空间不大的工位上工作,但是都在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我感受到了他们创业的激情。尤其是3D打印和中航创世的机器人,都代表着世界前沿的技术,我在这里看到这些新的技术和理念的转化推动着相关行业不断升级发展,觉得不虚此行。”
“丝路名人”点赞碑林创新创业模式
打破围墙模式,西安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在各个高校,院所和专业园区之间通过统一的平台集中服务和管理,运用“空间+平台+服务”的形式创新建设智力密集型园区。让入驻企业和创业人才能够处于不同的空间享受同一层次的优质服务。
土耳其《晨报》记者格克桑·格克塔什(左)、土耳其《晨报》摄影记者萨费特·阿扎克(中)、阿富汗《亚洲之心》政治评论部负责人阿斯杜拉·瓦希迪(右)(摄影 沈卫)
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围绕“三区一轴多园”的建设思路打造创新产业带,其中“三区”是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为核心,整合雁塔路周边30余家建筑设计、工程设计单位的技术资源和产业优势,打造工程科技服务产业聚集区;以碑林科技产业园、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为核心,依托陕西动漫产业平台、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重要资源,打造创意设计产业聚集区;以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为核心,以西北工业大学创新科技大楼为主要载体,打造研发服务产业聚集区。“一轴”是指沿友谊路轴线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和发展“地铁经济”。“多园”是指在三大产业聚集区和辐射范围内与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建大学科技园和各类科技创业园区。
参观中,“丝路名人”们纷纷表示,碑林区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打破传统思维局限,集合辖区内的大专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等丰富的资源,综合打造核心聚集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培育新兴业态,这种创新模式,值得借鉴和学习。
加速国际交流 帮助创业者与一流资源对接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伴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为提升创新创业的国际化标准,平台通过与国际一流资源对接,让入孵企业与个人和最优秀的创业者学习,拓展思维、加速成长。
据了解,2016年创新产业带就与微软加速器和微软(中国)建立了合作,之后共同举办了微软创投加速器项目路演、中美创客行创新创业发展论坛等活动,帮助入孵的中航创世机器人有限公司等企业对接国内外顶尖技术资源,制造出“康复云”平台;不断帮助创业企业对接到更多行业顶尖资源,通过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手段打造双创“升级版”。
到2021年,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将建成10个专业园区和100个众创空间,载体面积200万平米;培育20家年收入1亿元以上的大型科技服务企业、12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支持1000名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3000家创业企业;实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00亿元。将为更多创业者提供孵化支持,也将与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合作,助推区域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