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国际港务区破解“上学难”问题 众多新增学校值得期待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8-11-14 17:22:51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2018年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按照西安市教育局和西安国际港务区党工委、管委会2018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西安国际港务区以补齐教育民生服务短板、破解“上学难”问题为抓手,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在新时代办好令老百姓满意的教育。

  推进学校规划建设 全力改善办学条件

  自2018年以来,西安国际港务区持续推进园区学校续建项目,截至目前,2018年续建投用了新农幼儿园、64中教学行政楼、李家小学、新农小学、崇福寺小学、新筑中心幼儿园二期项目等7所学校的校舍新建及改建项目,新增学位1920个。此外,西安国际港务区还开工扩容建设了4所幼儿园(陆港一幼、新合二幼二期项目、新合三幼、新合四幼)和1所小学(新筑中心小学),目前各项目已完成主体施工,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预计年后建成,建成后新增学位达1080个,其中小学270个,学前810个。

  同时,西安国际港务区启动了全运村中学、全运村小学、新陆小学、新陆幼儿园、柳树余小学、兰家小学6所学校的新建项目和西安市64中、水流中心小学两所学校的改扩建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4亿元,建成后可提供学位约10650个。

  西安国际港务区破解“上学难”问题 众多新增学校值得期待

  西安国际陆港第一幼儿园外景

  统筹教育协调发展  着力推进教育公平

  据悉,西安国际港务区现有幼儿园28所,其中公办园13所,民办园15所。2018年,国际港务区按照《西安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实施细则》及《西安国际港务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实施细则》(西港发〔2018〕17号)文件精神,经教育、物价、财政三部门联合初评、西安市教育局抽查,共认定幸福天使幼儿园等11所幼儿园为西安国际港务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截至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78%以上。

  西安国际港务区破解“上学难”问题 众多新增学校值得期待

  西安国际陆港第二幼儿园开园暨揭牌仪式

  此外,西安国际港务区还制定了《西安国际港务区消除义务教育超大班额实施方案》,并与学校签订《西安国际港务区2018年消除义务教育超大班额目标责任书》,针对学位紧张的热点学校,在学位难以调剂的情况下,本着优先保障学生入学的原则,对现有的学校进行扩容增班,助推2018年秋季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顺利完成。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打造教育人员高地

  针对教师队伍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严格制定招聘条件,规范招聘流程,2018年共招聘97名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其中研究生19人,本科77人,专科1人)。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公办中小学专任教师数量达751人,其中本科以上教师占比约78%;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达149人,其中专科以上教师占比约86%。

  为加快西安国际港务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育管理水平,西安国际港务区还依托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的教育优质资源,制定了小学教师培训“221”工程实施方案。截至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已完成小学学科培训(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制、科学、信息技术、体育、音乐),小学校级领导干部培训,小学中层干部培训,小学校长赴深圳研学项目以及2018年辖区新入职教师培训,共计500多名教师参加培训。

  提高教育保障能力  不断优化教育环境

  为进一步提升西安国际港务区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促进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西安国际陆港第一小学智慧校园创建(一期)工程已于2018年8月完成,创客教室、书法教室、智慧课堂、电子班牌等基础建设于9月份投入使用。2018年10月,西安国际陆港第一小学还被西安市教育局认定为第一批“西安市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学校”。

  值得期待的是,西安国际港务区已启动党家小学、水流中心小学、新筑中心小学的智慧图书馆建设以及西安市第六十五中学等9所中小学校录播教室建设。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西安国际港务区将继续落实“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不断补足教育短板,优化教育结构,创新管理体制,落实教育均衡发展,为园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供稿 文/图 西安国际港务区 编辑 王丹)

编辑: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