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鱼化寨改造看西安变迁:城市发展应是包容性的升级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8-12-10 15:40:31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柳洪华):2017年被西安人看作是大西安元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大幕从这一年开始徐徐拉开。古城西安的城市进阶之路,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其中包含着城镇化建设和城中村改造。

  时间来到2018年的深秋冬初之交,被称作西安“小香港”的鱼化寨,在经历了断断续续的14年规划之“变”后,迎来了真正的“迁”。这个“都市里的村庄”迎来全面改造,不仅是城镇化洪流中的“一粒沙”,更被视为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优化西安城市空间、提升西安城市品位的必经之路。

  鱼化寨以较低的生活成本包容着“西漂”

  鱼化寨,是河东村、鱼化街、福谦堡、鱼西村、鱼南村、八家巷、寺门巷、鱼东村的统称。这个西安最大的城中村之一,曾被国家农业部誉为“乡镇企业发展好,对社会贡献大”的模范村,但在城市发展变迁中逐渐成为“夹缝地”。

  北京有“北漂”,西安也有“西漂”,这些人都是一群怀揣梦想在城市的板油马路上踩出几个脚印的年轻人。对于“西漂”而言,鱼化寨能容下自己“卑微的躯体和骄傲的灵魂”,甚至包容到让人有些沉醉。

  较低的生活成本、齐全的生活所需、无所不能的包容,给了各类人以生存空间。一条名为“新时代”的步行街穿村而过,主街两侧,烧烤摊的“烟”、麻将馆的“烟”、小餐馆后厨的“烟”......都是在这里生活的人眼中的人间烟火。以上种种,好像都在证明鱼化寨存在的合理性。

  但“新时代步行街”似乎只代表着鱼化寨的“新时代”,与外界并没有过多联系。

  无法绕开的改造应是城市包容性的扩展

  鱼化寨的改造,是大西安在关中城市群规划、国家级中心城市等诸多利好政策背景下,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缩影。2018年9月,西安高新区正式托管鱼化寨,10月31日鱼化寨综合整治工作启动。如此看来,鱼化寨改造早在规划之中,只是“西漂”感觉有些突然。

  而如何做好城中村改造中“村中人”向城市人的转变,是城市“旧貌换新”的背后蕴含的城镇化问题。而住在鱼化寨的“西漂”就是西安这座城市变迁中的“村中人”。对于因低房租而聚集在鱼化寨的外来人员来说,鱼化寨迎来的历史性一刻,也是生活给他们上的一课。生活在鱼化寨的“西漂”们发问,在这场城市变迁潮流又中该何去何?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作为一个章节进行了表述。其中指出要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建设包容性城市。

  《规划》中所提到的农民工,可延伸到生活在鱼化寨的“西漂”。“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或许也能延伸到在鱼化寨改造中所带来的“西漂”生活成本的增长,政府应如何做好配套。

  鱼化寨的拆改,最直观的将是曾经低廉的房租将一去不复返。而当前,西安正处于大发展的绝佳时期,以“西漂”为代表的外来务工人员既解决城市建设所需的劳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建设的速度,代表了城市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在城市化进程中,尤其是在城中村改造中,西安只有做好“以人为中心”的配套,才能让“西漂”更有归属感。

  任何一个城中村的改造都不是一拆了之,而是“废”与“立”的同步,鱼化寨也如此。曾经鱼化寨作为城中村而具备的包容性,更要因改造而提升城市品质、规范城市管理后变得更包容、更有温度。

编辑: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