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企助力脱贫的“陕建实践”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8-12-11 16:22:29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9月28日,安康市汉滨区关家镇中心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村民许洪夺和30多名贫困村民一起,参加了在家门口举办的建筑技能培训班并通过考核。不久,他们拿到了由陕西省住建厅颁发的技能人员培训合格证。有了这个证书,他们的工资将从现在的每月2000多元提高到每月5000元以上。这样大的变化,还要归功于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建集团”)正在实施的精准劳务扶贫。  

  作为陕西省国资委系统助力脱贫攻坚安康合力团的团长单位,陕建集团主动担当,在扶贫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将装配式建筑绿色产业与安康生态功能区定位相结合;将投(融)资带动项目与补齐安康基础设施短板相结合;将培养劳务带头人与安康丰富的劳务资源相结合;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与帮助贫困户子女就学相结合,大力开展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就业扶贫、劳务扶贫、教育扶贫,走出了一条具有陕建特色的精准扶贫新路。 

 加大投资,兴绿色产业 

  2015年9月,陕建集团在原安康分公司的基础上,注册成立了安康属地化公司——陕建十二建公司,以此作为陕建助力脱贫攻坚的桥头堡。公司成立以来,按照融入安康、投资安康、建设安康、服务安康的理念,以投(融)资带动工程总承包模式,实施建设了安康机场迁建工程、安康环城北干道、飞地路网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投资额超过100亿元。2017年,该公司完成营业收入20亿元、上缴利税4000万元,一跃成为安康最大的企业和纳税大户。 

  安康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对环境要求高,在产业项目的选择上一直受到诸多限制。2017年6月,安康市汉滨区被确定为陕建集团对口帮扶单位后,陕建集团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调研,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以投资新型建材产业为依托助力当地脱贫攻坚。 

  2017年12月20日,一期总投资3亿元的新型建材生产基地在安康市汉滨区五里工业园开工。据陕西建工(安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铁忱介绍,该基地占地167亩,主要生产装配式建筑和基础设施构件。一期建成后,该基地可年生产预制构件10万立方米,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上缴税收8000万元,吸纳300余人就业,可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超过10亿元。目前,基地建设接近尾声,设备已进场调试,计划今年年底投产。

  这一绿色产业,填补了陕南没有装配式建筑产业的空白,既符合国家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产业方向,又契合安康生态功能定位,对减少施工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推进当地建筑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PPP模式,助力新兴产业 

  近日,在安康高新区随处可见,拔地而起的厂房、宽敞明亮的车间、繁忙有序的生产线。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加工组装各种零件。生产线的一侧,蓝牙音箱、智能平衡车等产品已被打包好,码放成垛。这些产品将直接出口欧美市场。这一幕,既是西北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如火如荼工作场景的写照,也是陕建集团助力安康脱贫攻坚的又一缩影。 

  近几年,安康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前期厂房及配套设施投资成为发展瓶颈。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陕建集团主动帮助当地政府筑“巢”引凤。2017年5月,陕建集团和安康高新产业集团组建项目运营公司,按照投资—建造—运营的PPP模式,建设厂房73万平方米。其中,陕建集团出资23.75亿元,占投资额的80%。据项目运营公司董事长毛浓成介绍,西北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一期9栋厂房已全部建成投用,吸纳当地劳动力305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民214人;二期8栋厂房将于2019年4月底全部投入运营,届时将带动就业超过2万人。整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关联带动就业10万人。 

  安康超美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驻西北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的企业之一。公司吸纳当地劳动力1000多人,其中贫困村民110多人。工人在此打工,包吃包住,月均收入达2500元以上。来自紫阳县洄水镇桦栎村的贫困村民黄金群,过去一直在南方打工,无法照顾家人。如今,她在这里上班。公司不仅为她提供了一套60平方米的免租公寓,还将她的孩子安排在附近高新小学上学。黄金群高兴地说:“我们一家人再也不用分开了。孩子能上学,自己能上班,日子也有奔头了。”安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许启政表示,由陕建集团与园区管委会共同创新的这一模式,即园区出土地、陕建建厂房、政府承接东南部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打通了招商引资的“中梗阻”,有力地促进了安康的产业发展。 

  技能培训,推进建筑劳务扶贫 

  安康是陕西省的“劳务之乡”,全市从事建筑劳务人员超过23万人。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陕建集团每年为30万劳务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如何实现优势对接,使之成为扶贫的新引擎,是陕建集团一直思索的问题。 

  对此,陕建集团于2017年6月成立了陕建安康建筑产业劳务公司,以此作为劳务扶贫的载体。随后,该公司申请成为陕西省住建厅工人技能培训机构,不断提升培训的含金量和吸引力。公司工作人员和老师带着教材和投影仪,沿着陡峭崎岖的山路,穿梭于崇山峻岭间,在普通的民房里、在村委会的活动室里,把建筑技能带到贫困户身边。一年多来,他们在汉滨区、白河县等地组织培训10多次,培训人数500多人。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陕建安康建筑产业劳务公司深入安康70多个工地,逐一走访寻找安康籍劳务班组带头人。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先后与100多名安康籍班组带头人建立合作关系,直接带动就业4000余人。家住汉滨区关庙镇徐岭村的周云雕原先是一名架子工班组带头人,其手下有20多人。近年来,他接活时断时续,劳务费也不能及时结算。自从和陕建集团合作后,他的班组人数增加到100多人,施工地域也从安康本地扩大到西安等地。 

  “跟着陕建干,不愁没活干,更重要的是不用担心拿不到工钱。公司还派人定期开展培训,我现在是有人、有活、有能力。”周云雕说。据陕建安康建筑产业劳务公司副经理张鹏飞介绍,他们还将安康籍人数占80%以上作为与班组合作的门槛,并逐一核实,以提高劳务扶贫的精准性。 

  2018年5月,陕建集团制定了建筑劳务精准扶贫方案,要求所有安康项目尽量使用当地工人,并将安康籍人员集中的劳务公司全部纳入陕建集团内部集中采购平台,优先在集团内部推荐。为了更好地体现“真扶贫,扶真贫”,他们还把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的任务分解到各下属单位,并纳入年度考核。正是这一“硬性”规定,让更多安康籍劳务人员找到了新工作。家住汉滨区河西镇二里坡村三组46岁的徐生武,14岁就患上强直性脊柱炎,这些年靠低保度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陕建集团主动将他安排在工地上负责保洁工作,不仅包吃包住,每月还发给他2000多元的工资。 

  此外,陕建集团实施了劳务领军人物培训计划,确定10多名安康籍劳务带头人为重点扶持对象,依托陕建内部市场,支持他们扩大劳务队伍规模。目前,陕建集团已把安康这一精准劳务扶贫模式向各地推广,以期让更多的贫困户就业脱贫。截至今年9月,陕建集团使用安康籍劳务公司和作业队96个,劳务用工720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民300多人,预计到2018年年底安康籍劳务用工将超过1万人。 

  教育扶贫,提升造血能力 

  陈洒从是汉滨区恒口镇和平村人,父亲患有类风湿关节炎,母亲在附近缫丝厂打工,月收入1000多元,家里还有爷爷奶奶和上大学的哥哥,生活十分拮据。2018年9月,在陕建集团帮扶下,从小喜欢画画的她成为陕西省建筑职工大学装饰设计专业的一名大学生。同时,陕建集团不仅为她免除6000元学费,还为她补助1500元生活费。 

  2017年,陕建集团与安康市签署精准扶贫技能培训协议,为500名安康贫困户子女提供3年学制教育并安置就业。

  除安康外,陕建集团还将扶贫对象扩大到延安子长县、榆林靖边县、咸阳永寿县等地。靖边县席麻湾乡高渠村的邵宇波,从小就和父亲相依为命。因父亲出车祸落下残疾,家里十分困难,他高一时辍学去内蒙古打工。去年9月,邵宇波来到陕西建设技师学院上学,在老师的鼓励下,起初连课外活动都不敢参加的他,如今已成为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策划骨干,学习成绩也保持在全班前三名。 

  两年来,陕建集团所属两校共招收贫困学生32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生119人。学校对建档立卡家庭的贫困生除免学费、住宿费减半外,还为他们每人每年发放补助1500元,并通过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确保他们毕业后全部就业。 

  2018年6月24日,99家央企和省企的300余人来到安康观摩学习陕建扶贫经验。安康市脱贫攻坚指挥部责任副总指挥、安康市脱贫办主任郭德林说:“作为合力团团长单位,陕建集团发挥了牵头引领和标杆表率作用。他们因地制宜的扶贫模式,有效地破解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两大难题。陕建扶贫不只为完成任务,而是真正用心、用情在扶贫。” 

  10月中旬,陕建集团被评为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帮扶单位和安康市脱贫攻坚先进企业。对于陕建集团下一步的扶贫工作,陕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义光说:“作为国有企业,陕建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体现国企担当,做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力军。一方面,陕建将继续下足绣花功夫,对于已确定的扶贫项目,紧盯做实做细,让更多扶贫成果惠及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另一方面,陕建将长远谋划,建立起可持续的长效帮扶模式,让更多贫困人口不仅能脱贫,而且能致富。”(文 杨英龙 戴海华 编辑 吴宇婷)

编辑: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