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消息:近日,中国商务部公布了2018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在全国21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安经开区”)跻身第17名,排名较去年大幅提升5位,是陕西省唯一进入全国前30强的国家级经开区,同时位列西部第一,取得了“追赶超越”发展的重大阶段性成果。
据悉,中国商务部每年都会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制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14号)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从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区域带动、生态环保、行政效能五大领域细化出53项量化指标,对国家级经开区的创新能力、品牌建设、规划实施、生态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投资环境、行政效能、新增债务、安全生产九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此引导国家级经开区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全景
近年来,西安经开区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54号)精神,全面聚焦西安市委、西安市政府赋予的“引领建设万亿级工业大走廊”战略部署,着力打造八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一带一路”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和大西安幸福新北城,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在产业发展上,西安经开区始终坚持打造“西安制造”和“西安智造”两张名片,初步形成了以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消费品制造等为核心的主导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构建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依托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据悉,2018年,陕汽集团跻身全国商用车销量前三名、出口前两名;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跻身全球单晶太阳能光伏组件出货量和销售额第一名;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部新锆核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研发的一批新产品、新技术已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2018年1月至11月,西安经开区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随着吉利新能源汽车、众邦电缆、中烟环保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的加速建设,西安经开区工业经济即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全景
长期以来,西安经开区坚持工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全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先后建立了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同时,《西安经开区联合西北有色院打造“三位一体”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被商务部选用为全国30个拟推广的创新案例之一。据统计,2018年1月至11月,西安经开区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同比增长38%,建成众创空间载体近百个,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3亿元,专利申请量达到9500件,其中发明专利2800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9家,新认定科技小巨人企业35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10家,并获得了2018年西安硬科技博览会组委会颁发的全部四项大奖。
在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中,西安经开区不断探索和完善“军工+地方”创新合作模式,统筹推进两化融合、产金融合、制造与服务融合,创新体制机制,释放优势活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2018年,西安经开区被商务部选定为国家级经开区第二轮产业集群研究——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的牵头单位,与陕西省军融办、陕西省科技厅、兵器西北局共同举办了“2018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民融合专业赛(西安赛区)”活动,西安方霖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欧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赛尔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三家经开区企业分别获得大赛一、二等奖和优秀奖。
与此同时,西安经开区努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深入践行“三个经济”。2018年,在先进制造业强大引擎的带动下,商贸、文化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西安经开区全年新增特色书店10家,星巴克咖啡店5家,随着光大安石旗下西安首家旗舰店、蓝海风万怡酒店及漫巷书城、铂菲朗酒店、钟书阁旗舰店等高端服务和民生项目陆续开业,为西安建设商贸之城、旅游之城、书香之城、文化之城贡献了“经开力量”。
下一步,西安经开区将按照“改革创新要走在前列、产业发展要走在前列、城市功能要走在前列、营商环境要走在前列和协同发展要走在前列”的“五个前列”要求,持续发力工业经济,统筹推进产城融合,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幸福新北城,在国家级经开区的第一方阵中继续实现“追赶超越”。(供稿 文/图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编辑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