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我省33项科技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占2018年度三大奖授奖总数的11.87%。其中,主持完成14项,参与完成19项,通用项目的获奖总数居全国第5位。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在重点学科领域取得多项新突破和原创成果,充分彰显了我省的自主创新能力。由西安交通大学管晓宏院士等完成的“网络化系统安全优化理论与方法及在能源电力等系统的应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该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原始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在5项通用技术发明奖项目中,我省主持完成2项,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陈雪峰教授等完成的“风电装备变转速稀疏诊断技术”、王建华教授等完成的“输电等级单断口真空断路器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二是坚持需求与应用导向,产学研用合作成效显著。在21项通用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中,我省主持完成5项,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在机械、医学、农业、煤矿开采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分别是西北工业大学张开富教授等完成的“大型功能壁板自动精准装配关键技术与装备”、西安交通大学谢永慧教授等完成的“汽轮机系列化减振阻尼叶片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西安交通大学郝定均教授等完成的“严重脊柱创伤修复关键技术的创新与推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丽丽教授等完成的“苹果树腐烂病致灾机理及其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西安科技大学王晓利教授等完成的“煤矿柔模复合材料支护安全高回收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三是专用项目和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数量较多。我省主持完成的专用项目6项,占国家专用项目授奖总数的11.11%,彰显了我省国防科技工业大省的突出优势和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我省参与完成的通用项目19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3项。
在国家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推荐制改为提名制、提名数量不限、严格控制奖励数量、提高奖励质量的形势下,我省的获奖科技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仍位居全国前列,充分彰显了陕西整体科技实力和大学、院所、企业等主体较强的创新能力,这将会为全面实施“五新”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创新引领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