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减负保睡眠需“招考评”综合联动
陕西日报  2019-01-15 10:11:5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被称为“减负三十条”。《通知》首次明确提出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课堂,书面作业总量、学生睡眠时间、考试次数等均有明确“量表”。例如小学生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1小时,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至少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不少于8个小时。

  中小学生睡眠不足,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天写家庭作业平均2.82小时。晚上睡眠不足,学生白天成了“特困族”。长此以往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不仅会造成精神不振、免疫力下降,影响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还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

  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少,与家庭作业过多有关系,但家庭作业减了下来,学生睡眠时间是否就充足了,似乎还不好下定论。因为“学校减负、家庭增负”的现象,当下还普遍存在。学生前脚走出校门,后脚便进了补习班,这样的超强度“填鸭”,说到底还是存在怕“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

  为了切实给学生减轻课业负担,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通过减少作业、提高课堂效率等方式,力求学生能有更多的睡眠时间。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明确要求,“家校配合,保证小学生每天10小时睡眠时间。”但事实上,大部分小学生的睡眠指数并未达到标准。

  由此可见,破解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难题,需要引入科学的绩效观,打破“分数至上”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应当从教育评价机制上深化改革,克服“唯分是举”,充分发挥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评价的作用,从“育分”转为“育人”,引导家长和学生做出符合教育规律的选择。有了科学的评价选拔体系,家庭才会克服攀比心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在尊重生活规律和孩子个性的前提下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中小学生减负很难单兵突进,需要教学和招生协调联动。按照有关要求,各地正在探索实施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同时,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普通初中。只有在升学环节,注重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考察占比,充分体现素质教育不以偏题怪题难题“论英雄”,中小学生减负的梦想才能成真。否则,减负只能停留在口号上。(张全林)

编辑:李妍